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人才培养的破茧之举

作者:吴 奕 发布时间:2018-03-1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校企合作、瞄准前沿、项目落地等方式探索——

人才培养的破茧之举

  ■本报通讯员 吴奕

  前不久,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近百名大三学生的一节课开到了宜兴市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主讲人是该公司总经理朱海涛。“这里的传热管、换热管应用于核电、火电等重要能源领域,都是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和产品封锁,还卖到了国外。”

  进企业,进展会,进博物馆,这样的现场教学,该学院学生习以为常。“我们到企业上课,并不是走马观花。”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覃程说。

  教学在生产一线

  “我国工科专业在校本科生占比达30%,”学院材料学科带头人程晓农介绍说,“从高等工程教育大国到强国,必须让企业发挥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作用,关键在于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基础”。

  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是创办于1992年的乡镇企业,如今已成长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正是因为企业与学院紧密牵手,建立起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高性能新钢种设计为目标,实现了企业创新能力的飞跃。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学院在中国一拖集团、中信重工等众多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73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聘请60多位企业专家作为导师,承担授课、毕业设计指导、开设讲座等工作。有了稳定的校企合作,本科生进企业见习实习、完成毕业设计,研究生进企业工作站进行项目攻关,就有了机制与条件的保障。

  “以前制造业招不到大学生,有些学生工作不久就跳槽。”现在朱海涛总经理这样的烦恼少了,校企联合培养让江苏大学10多名硕士研究生选择留在该企业创业就业,校企“无缝对接”让这些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聚焦于专业前沿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内容也快速更迭。”在该学院院长乔冠军看来,为社会有效供给高水平工程型人才,必须瞄准前沿,构建知识教育的新体系。“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编写基础理论与工程知识相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材是其中的关键一步。”在该校,产学研工作中产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实例都融进了教材。

  “教材的新思想和新内容必须和学科发展的水平、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保持一致。”退休后,戴起勋教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材编写中。“以前讲课主要围绕传统金属材料,现在大多是功能性材料,很多选修课反倒成了专业主干课程。还有很多新兴教材,随着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从无到有,不断衍生。”对于近两年所用教材的变化,戴起勋的感受尤深。

  近年来,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累计编写、再版相关教材17部,整合、更新内容达40%。《材料设计基础》《材料科学研究方法》等是全国最早的教材,相关教材还被10余所高校选用。

  为了解决教材编写先天存在的“滞后效应”,青年教师袁志钟常常带着摄像机一头扎进车间,拍摄现场制造和检验过程。“这样的拍摄素材整合成慕课,学生只要在网上就能看到生产一线的视频。我们利用微课、在线开放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在讲课过程中及时插入,帮助学生了解书本上看不到的新技术和新方向,现代手法让老树开出了新花。”袁志钟说。

  能力在项目中淬炼

  说起自己带的本科生滕赛楠,该学院教师邵红红很是骄傲。“有些研究生做不了的实验,她已经会做了。”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大学四年,滕赛楠不仅获得过科研课题立项、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因为成绩优秀、创新能力突出,如今,滕赛楠被保送至东南大学继续深造。“要将专业知识活学活用,必须通过大赛的历练和提高。”邵红红说。

  2017年,该学院学生王志学、钟继宇带着他们的项目《超高强度超长寿命多元合金铸铁活塞环》夺得全国大学生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这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企业导师张伯承带领他们做实验、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得问题最终得以解决。这一项目也获得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特别创意奖。据统计,近三年,该学院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百余人次,参与发表论文近百篇,申请专利50余件。

  “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创新意识的养成。”该学院党委书记杨娟说,“几年来,我院积极构建贯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全过程链条式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打造前沿课堂、实施项目淬炼,着力塑造具备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人才。” 

责任编辑:陈路

人才培养的破茧之举
发布时间:2018-03-1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校企合作、瞄准前沿、项目落地等方式探索——

人才培养的破茧之举

  ■本报通讯员 吴奕

  前不久,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近百名大三学生的一节课开到了宜兴市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主讲人是该公司总经理朱海涛。“这里的传热管、换热管应用于核电、火电等重要能源领域,都是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和产品封锁,还卖到了国外。”

  进企业,进展会,进博物馆,这样的现场教学,该学院学生习以为常。“我们到企业上课,并不是走马观花。”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覃程说。

  教学在生产一线

  “我国工科专业在校本科生占比达30%,”学院材料学科带头人程晓农介绍说,“从高等工程教育大国到强国,必须让企业发挥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作用,关键在于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基础”。

  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是创办于1992年的乡镇企业,如今已成长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正是因为企业与学院紧密牵手,建立起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高性能新钢种设计为目标,实现了企业创新能力的飞跃。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学院在中国一拖集团、中信重工等众多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73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聘请60多位企业专家作为导师,承担授课、毕业设计指导、开设讲座等工作。有了稳定的校企合作,本科生进企业见习实习、完成毕业设计,研究生进企业工作站进行项目攻关,就有了机制与条件的保障。

  “以前制造业招不到大学生,有些学生工作不久就跳槽。”现在朱海涛总经理这样的烦恼少了,校企联合培养让江苏大学10多名硕士研究生选择留在该企业创业就业,校企“无缝对接”让这些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聚焦于专业前沿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内容也快速更迭。”在该学院院长乔冠军看来,为社会有效供给高水平工程型人才,必须瞄准前沿,构建知识教育的新体系。“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编写基础理论与工程知识相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材是其中的关键一步。”在该校,产学研工作中产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实例都融进了教材。

  “教材的新思想和新内容必须和学科发展的水平、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保持一致。”退休后,戴起勋教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材编写中。“以前讲课主要围绕传统金属材料,现在大多是功能性材料,很多选修课反倒成了专业主干课程。还有很多新兴教材,随着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从无到有,不断衍生。”对于近两年所用教材的变化,戴起勋的感受尤深。

  近年来,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累计编写、再版相关教材17部,整合、更新内容达40%。《材料设计基础》《材料科学研究方法》等是全国最早的教材,相关教材还被10余所高校选用。

  为了解决教材编写先天存在的“滞后效应”,青年教师袁志钟常常带着摄像机一头扎进车间,拍摄现场制造和检验过程。“这样的拍摄素材整合成慕课,学生只要在网上就能看到生产一线的视频。我们利用微课、在线开放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在讲课过程中及时插入,帮助学生了解书本上看不到的新技术和新方向,现代手法让老树开出了新花。”袁志钟说。

  能力在项目中淬炼

  说起自己带的本科生滕赛楠,该学院教师邵红红很是骄傲。“有些研究生做不了的实验,她已经会做了。”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大学四年,滕赛楠不仅获得过科研课题立项、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因为成绩优秀、创新能力突出,如今,滕赛楠被保送至东南大学继续深造。“要将专业知识活学活用,必须通过大赛的历练和提高。”邵红红说。

  2017年,该学院学生王志学、钟继宇带着他们的项目《超高强度超长寿命多元合金铸铁活塞环》夺得全国大学生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这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企业导师张伯承带领他们做实验、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得问题最终得以解决。这一项目也获得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特别创意奖。据统计,近三年,该学院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百余人次,参与发表论文近百篇,申请专利50余件。

  “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创新意识的养成。”该学院党委书记杨娟说,“几年来,我院积极构建贯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全过程链条式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打造前沿课堂、实施项目淬炼,着力塑造具备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人才。”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