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视点

别“游而不学”,也别“学而不游”

作者:付 奇 发布时间:2020-12-24 来源: 新华日报

研学游,这堂诱人“大课”怎么上?

别“游而不学”,也别“学而不游”

  “未来几年,中国研学旅行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或要面临疫情等因素的持续冲击。”12月17日,在由省旅游协会和宜兴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江苏研学旅游发展论坛”上,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的预判,得到与会人员的认可。

  江苏是教育大省和旅游消费大省,新形势下,如何激活潜力无限的研学旅游市场,成为后疫情时代我省进一步复苏旅游经济和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千亿级”市场很诱人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游市场起步较晚,但市场需求旺盛,发展速度较快,内涵也在逐步丰富。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曾博伟亮出一份数据:青少年占全球游客总量的20%。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人数超过2亿人,市场容量不可限量。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8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人均花费能接受在3000元-10000元的比例占八成。估计未来3-5年,研学旅游市场将达“千亿级”规模。

  研学旅游热同样反映在供给端。12月16日,记者驱车走访了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滨湖公园等几个宜兴景区,看到景区内纷纷搞起了研学旅游点和项目,大多是一两年内开始的。宜兴龙池山游客集散中心内设有研学拓展中心,几名来自上海浦东的游客正在老师辅导下体验紫砂制作。项目负责人、研学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宗鸣告诉记者,在玉女潭和龙池山两个研学场地,学生可以进行紫砂陶艺、青瓷、竹筷、折扇、灯笼制作,春天还可以体验采茶,仅去年就有几十所学校的2万名学生前来研学旅行。

  省旅游协会会长张卫国表示,“适应旅游消费的新需求、促进旅游产业的新融合、创造旅游供给的新业态、建立文化自信的新时尚,发展研学旅游正当其时。”

  亟需从“粗放”走向“精耕”

  研学旅游“过热”已引发业界警惕。

  一名南京旅行社负责人说:“现在不少微信朋友圈也在做研学游,蝴蝶博物馆‘摇身一变’成了研学点,以前的房车营地现在改个名字就叫‘研学营地’。”

  价格虚高、名不副实、卖弄噱头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发展。比如有的旅行社通过“中间人”打通关系与学校合作,一些研学项目“中间人”的返点就高达20%-30%;还有一些研学游承办机构甚至都不具备相关资质。

  在学校层面,一些研学游做得不到位。论坛上,很多业内人士提到,有的学校研学游还停留在春游、秋游的层面,认为只要把学生带出去旅游一趟就算完成任务,结果导致“只游不学”,有的学校则是把学生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学习,结果是“只学不游”。

  在曾博伟看来,研学旅游亟需从“粗放发展”走向“精耕细作”。他举例说,不能将组织中小学生旅行团参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等教育资源观光游,就等同于研学旅行。研学旅行的载体是旅行,核心是研学,通过课程将现有的文旅资源、旅游产品从研学角度做新的开发与组合,增设新内容。比如,绍兴开发的“跟着课本游绍兴”、河南少林寺将武术培训与旅游相结合都是很好的尝试。这方面,文旅资源、教育资源丰富的江苏有着天然的优势。

  “研学旅行课程不仅仅只是走出校门这么简单,还要做到游、学兼备,并分学段、分年龄段设计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国休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无锡市旅游协会会长王洁平表示,这就要求研学旅行课程既要满足教育规律,又要符合市场逻辑,有待各方合力开发。

  完善“研学+”供需产业链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研学旅行的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激发出来。那么,未来如何在课程设计、师资配置、服务细节、安全保障等方面深挖,形成完善的供需产业链,推进研学旅游迭代升级?

  与其让市场“野蛮生长”,不如让品牌企业担纲,推动研学旅游全域覆盖、优势融合已成为业界共识。短短一年多时间,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开发推出“陶与远方”“茶洲筑梦”“竹海探幽”“溶洞猎奇”等八大类研学课程,目前宜兴已形成各类精品研学线路80多条,开发各类户外课堂100多个。“我们的目标是打通一条服务定制、全民皆宜的‘研学+’产业链。”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董事长王忠东说。

  王洁平表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研学旅游需要政府、学校、旅企、景区、协会等合力推进,构建和完善产业链条,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和评价体系。举办论坛当天,省旅游协会发布《江苏研学旅游服务与管理规范》,对研学旅游示范区的基本条件、设施与服务、安全管理、认定与推广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要在适应新常态、拉动新消费的要求下,解决好‘学’和‘行’脱节问题,最终目的是提高研学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苏州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周永博说。

  本报记者 付奇

责任编辑:陈路

别“游而不学”,也别“学而不游”
发布时间:2020-12-24   
来       源:新华日报  

研学游,这堂诱人“大课”怎么上?

别“游而不学”,也别“学而不游”

  “未来几年,中国研学旅行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或要面临疫情等因素的持续冲击。”12月17日,在由省旅游协会和宜兴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江苏研学旅游发展论坛”上,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的预判,得到与会人员的认可。

  江苏是教育大省和旅游消费大省,新形势下,如何激活潜力无限的研学旅游市场,成为后疫情时代我省进一步复苏旅游经济和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千亿级”市场很诱人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游市场起步较晚,但市场需求旺盛,发展速度较快,内涵也在逐步丰富。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曾博伟亮出一份数据:青少年占全球游客总量的20%。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人数超过2亿人,市场容量不可限量。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8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人均花费能接受在3000元-10000元的比例占八成。估计未来3-5年,研学旅游市场将达“千亿级”规模。

  研学旅游热同样反映在供给端。12月16日,记者驱车走访了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滨湖公园等几个宜兴景区,看到景区内纷纷搞起了研学旅游点和项目,大多是一两年内开始的。宜兴龙池山游客集散中心内设有研学拓展中心,几名来自上海浦东的游客正在老师辅导下体验紫砂制作。项目负责人、研学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宗鸣告诉记者,在玉女潭和龙池山两个研学场地,学生可以进行紫砂陶艺、青瓷、竹筷、折扇、灯笼制作,春天还可以体验采茶,仅去年就有几十所学校的2万名学生前来研学旅行。

  省旅游协会会长张卫国表示,“适应旅游消费的新需求、促进旅游产业的新融合、创造旅游供给的新业态、建立文化自信的新时尚,发展研学旅游正当其时。”

  亟需从“粗放”走向“精耕”

  研学旅游“过热”已引发业界警惕。

  一名南京旅行社负责人说:“现在不少微信朋友圈也在做研学游,蝴蝶博物馆‘摇身一变’成了研学点,以前的房车营地现在改个名字就叫‘研学营地’。”

  价格虚高、名不副实、卖弄噱头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发展。比如有的旅行社通过“中间人”打通关系与学校合作,一些研学项目“中间人”的返点就高达20%-30%;还有一些研学游承办机构甚至都不具备相关资质。

  在学校层面,一些研学游做得不到位。论坛上,很多业内人士提到,有的学校研学游还停留在春游、秋游的层面,认为只要把学生带出去旅游一趟就算完成任务,结果导致“只游不学”,有的学校则是把学生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学习,结果是“只学不游”。

  在曾博伟看来,研学旅游亟需从“粗放发展”走向“精耕细作”。他举例说,不能将组织中小学生旅行团参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等教育资源观光游,就等同于研学旅行。研学旅行的载体是旅行,核心是研学,通过课程将现有的文旅资源、旅游产品从研学角度做新的开发与组合,增设新内容。比如,绍兴开发的“跟着课本游绍兴”、河南少林寺将武术培训与旅游相结合都是很好的尝试。这方面,文旅资源、教育资源丰富的江苏有着天然的优势。

  “研学旅行课程不仅仅只是走出校门这么简单,还要做到游、学兼备,并分学段、分年龄段设计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国休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无锡市旅游协会会长王洁平表示,这就要求研学旅行课程既要满足教育规律,又要符合市场逻辑,有待各方合力开发。

  完善“研学+”供需产业链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研学旅行的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激发出来。那么,未来如何在课程设计、师资配置、服务细节、安全保障等方面深挖,形成完善的供需产业链,推进研学旅游迭代升级?

  与其让市场“野蛮生长”,不如让品牌企业担纲,推动研学旅游全域覆盖、优势融合已成为业界共识。短短一年多时间,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开发推出“陶与远方”“茶洲筑梦”“竹海探幽”“溶洞猎奇”等八大类研学课程,目前宜兴已形成各类精品研学线路80多条,开发各类户外课堂100多个。“我们的目标是打通一条服务定制、全民皆宜的‘研学+’产业链。”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董事长王忠东说。

  王洁平表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研学旅游需要政府、学校、旅企、景区、协会等合力推进,构建和完善产业链条,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和评价体系。举办论坛当天,省旅游协会发布《江苏研学旅游服务与管理规范》,对研学旅游示范区的基本条件、设施与服务、安全管理、认定与推广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要在适应新常态、拉动新消费的要求下,解决好‘学’和‘行’脱节问题,最终目的是提高研学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苏州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周永博说。

  本报记者 付奇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