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见贤思齐 砥砺初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0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策划人语

  在中国共产党98岁华诞前夕,6月28日,我省举行“七一”表彰暨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了20名“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20名“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和20个“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大会上强调,看得见学得来的榜样最有说服力、最富感染力,是开展主题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对标先进典型净化思想灵魂、找准找实差距、持续改进提升,真正做到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为集中展现我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动人风采,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表率作用,更好地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向深入,本报本期推出“见贤思齐 砥砺初心”特别策划,宣传报道受表彰对象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范,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愿广大党员师生和各级党组织对标典型、践行使命,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郭万林: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育

  个人简介:郭万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创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纳米力学硕士与博士点、纳智能材料结构与仿生工程国防重点学科。2005年作为学术带头人的“纳尺度物理力学”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计划,2008年入选江苏省首届攀登计划,2010年成功申请建设教育部“纳智能材料器件”重点实验室,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求学到工作,郭万林经历了两个“20年”:前20年,他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完成了本硕博的学习,并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了十余年,其间专心致志于发展三维疲劳断裂理论,他建立的三维约束理论被国际上称为“郭理论”;从1999年受聘为长江学者来到南航,教书育人又已20年,这期间他在推动三维疲劳断裂理论用于飞机型号设计研制的同时,开创了纳尺度物理力学和纳智能材料器件研究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郭万林说,现在的科研工作者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大学应该引领时代的发展,大学教师要面向前沿,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育。

  家国情怀,义无反顾

  家国,从来是共产党员郭万林心中最崇高、最炽热的地方。他回忆起自己的导师、我国航空事业奠基人之一的黄玉珊先生时,常感慨:“先生回国的时候是1940年,正是中国大地上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一个人义无反顾地回到一个连首都都已沦陷的国家!” 导师的爱国情怀像一颗种子在郭万林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1996年,郭万林做出了与导师一样的选择,他放弃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澳国防科学技术组织专家中心为他提供的6万澳元的年薪和家人津贴,仅拿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归国投身科研。家人问他:“这60万科研经费你自己能拿到多少呢?”郭万林回答:“一分都没有,全是拿来做科研的。国家拿出这么多钱不容易,这表明国家非常重视我们的研究领域,我必须要回去。”

  每每与在国外深造的学生交流,郭万林都言传身教着心系祖国、科技强国的理念,不知不觉中,当年埋下的种子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并且开花、结果,传播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潜心科研,建功立业

  “灵感来了兴奋得像个孩子,”郭万林的学生这样形容他,“郭老师工作起来几乎没有时间概念,每天最早到实验室,晚上又要工作到深夜。出差回来总是第一时间直奔实验室的人是他,笑说科研就是他的兴趣爱好的人是他,夜以继日攻关克难的还是他。”

  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在20年如一日的科研中,郭万林致力于发展完善三维疲劳断裂理论,以解决如何将实验室获得的材料疲劳断裂性能用于三维实际结构的损伤容限和耐久性设计和评定,建立起从三维断裂理论、三维断裂准则、三维谱载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和疲劳断裂统一理论,再到飞机三维损伤容限分析系统的完整体系,国际学界以其名命名了他所建立的三维约束理论,其成果填补了国际API标准的空白。2000年以来,郭万林又一脚踏进微观世界,开创了纳尺度物理力学和纳智能材料器件研究新领域。

  通过多年孜孜不倦的研究,他建立了低维材料结构力—电—磁—热耦合的物理力学理论体系;在宏观工程环境中发现了流—固界面边界运动生电、气流生电和蒸发生电效应,突破了经典双电层动电理论;建立了飞机结构三维疲劳断裂理论,攻克了飞机结构三维损伤容限关键技术,成果被系统地用于飞机型号研制,解决了型号研制急需。他在全球各大知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多篇,被SCI收录287篇、篇均被引20次,SCI他引5148次,并于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坚定信仰,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万林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2019年春节前夕,为应对长征某型号火箭的发射事故,郭万林带领团队针对发动机转子的疲劳寿命问题,夜以继日进行攻关长达半个月。

  他曾担任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经常对支部党员说:“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做‘大国重器’,我们要发展‘核心技术’,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他时刻牢记党员教师的身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导师黄玉珊先生的爱国奋斗精神信仰,更投身立德树人,为一代代学生后辈指引方向,鼓舞力量。作为力学培优班首席导师,他走进问道茶座,告诉力学本科学子要有“站在山头”的高远决心,趁年轻完成大事业;他做客首期航宇大讲堂,指引学子把握大学与未来;在无数头衔荣誉加身之时,他只说“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好老师”。

  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慷慨解囊,与瘦弱多病的学生一同坚持锻炼、为科研打下身体基础,对学生手把手教文章、陪伴至深夜,这都是郭万林——一名党员教师的点滴坚守。近年来,他领衔的团队充满朝气、人才辈出,团队成员获得“杰青”“优青”“青千”等人才资助计划10人次以上,1人获全国优博,3人获全国优博提名,2人获学科优博。

  “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拥有踏实肯干、敬业上进的品质,才能在今后的人生中走得更高更远。”郭万林说。

 

【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秦超:大爱无疆 明德至善

  个人简介:秦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6年工作至今,作为常年奋战在临床和教学一线的共产党员,始终坚守初心,对病人,怀揣救死扶伤之爱;对学生,不忘教书育人之职;对社会,秉持济世奉献之情,在工作和生活中模范履行党员义务,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从教十载,秉持立德树人之心,教书育人硕果累累;科研不辍,创新探索服务临床;卧病两年,与癌症抗争自强不息;酷爱音乐,自创系列公益科普歌曲……他,就是秦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南京医科大学教师。

  做公益科普的引领者

  2011年秦超被确诊为鼻咽癌,从医者到患者,秦超的角色发生了反转。两年多的治疗,他依靠顽强的毅力走出了阴霾,并于2013年重回工作岗位。

  大病初愈的秦超给自己列了份“梦想清单”:出一张音乐专辑、翻译一本书、开一场演唱会等等。如今,他已经出版了2张原创专辑,翻译出版了1本英文小说,举办了多场演唱会。

  在实现“梦想清单”的同时,更让秦超放不下的还是传播医学知识。他将自己宝贵的业余时间投入到健康科普宣传之中,以“菠萝大哥”的身份,自己作词作曲导演,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业余所长,将深奥难懂的健康知识与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结合,创作了急救三部曲——《白金十分钟》《海姆立克的拥抱》《灾难来临》等作品,一经发布便引起热烈反响,网络点击量超7000万次。

  同时,秦超通过参加《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家庭》等电视节目,进一步传播科普作品,并被评为2018年江苏省十大科学传播人物,获央视新闻中心2018“你好,新时代!”微视频大赛三等奖、第九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影视类二等奖。

  在秦超的影响带动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同事和南医大广大学生也纷纷加入健康科普宣传的行列,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建设。

  当俯首前行的孺子牛

  作为医生和教师,秦超充分兼顾医教研协调发展,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不管工作多忙,秦超都不忘潜心科研,除了教学、门诊、手术、查房之外,他一有时间就埋头于学术研究,通过不同的规划,有针对性地帮助本科生、研究生提高科研能力,带领学生获得2017年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高校组教学成果特等奖、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学生改良训练教具、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多项新型实用专利、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这些荣誉是秦超和学生科研创新的写照,更是他寓教于“科研”的硕果。

  “解决实际问题、对临床有帮助”是秦超从事科研的目标,也是他传递给学生的理念,“医学不同于其他行业,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不能让理论躺在书本上,要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

  走悬壶济世的行医路

  面对病人,大病回归后的秦超,更加明白疾病对患者意味着什么,工作中更增加了一份温情。“敬畏生命,问心无愧”是秦超在“好大夫在线”网站上的简介。他从未忘记自己学医的初心,并用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

  作为医生,在工作中他是有名的“拼命三郎”,日门诊量超百人,持续十几个小时的手术是寻常事。在他的帮助下,50余位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获得了远长于平均的生存期,100多个原本不育的家庭获得新成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靠着一股拼劲,秦超渐渐成为单位新生代医生里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提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新时代崇高职业精神,在秦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生喜欢的临床老师、泌尿外科医生、战胜病魔的患者、科普公益网红……“身上的标签越多,前行道路上的责任越大。我要真诚地活着,家人、职业、患者、音乐,皆以真诚相待,通过自身经历,把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对患者的关怀,对社会的点滴付出传递给学生,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秦超说。

 

【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吕建:“师生都喜欢的校长”

  个人简介:吕建,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曾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江苏省中小学优秀共产党员、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教育行风建设先进个人、南通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好校长、南通市学校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聘为国务院督导委全国中小学教育督导专家组成员,2017年被聘为江苏省督学。2017年获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3年,吕建担任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迄今已有16个年头。16年来,学校奋力攀高,获得了各界的好评:“教师成长速度快”“学生发展后劲足”……老百姓对海中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吕建的认可。于吕建而言,担任校长至今,老师和孩子们给予他的肯定——最喜欢的校长,是他最珍贵的至高荣誉。

  唱响“教师第一”的旋律

  一直以来,吕建都有一个比较朴素的管理理念:学校应唱响“教师第一”的旋律,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让“教师第一”落实“学生第一”。在教师招聘上,海中并没有特权,但到了这方沃土,教师们总能得到快速提升。

  该校德育处主任顾庆华,2004年大学毕业来到海中工作,为缩短他的“从教适应期”,工作的第一个3年,吕建就安排他从高一直接任教至高三,并担任班主任。初生牛犊不畏虎,顾庆华踏实工作、创新思路,很快成长为骨干教师。

  在吕建看来,好教师不是天生的,是自我塑造与外在推动的双重结果。该校为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教师设置不同发展目标,不过分干预却总能在教师们最需要的时候指路,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该校物理教师曹志祥刚入职时很不适应,萌生了考研离开的念头。吕建鼓励他说:“学校学科竞赛辅导需要人手,你可以把你的知识积累用在刀刃上。”这样的激励给曹志祥增添了信心,他主动承担起竞赛辅导工作,钻研试题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每年都为学校捧回1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奖牌,成为获奖专业户。

  “只有教师幸福了才能给学生幸福。”这是吕建在学校常讲的一句话。在海中,教师不用坐班,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剩余时间可自由支配。面对荣誉,吕建和校领导班子成员总是不约而同地把机遇让给勤奋敬业的一线教师。人性化的制度,让每一位教师既有主人翁责任感,又有自由支配的空间。

  由于学校声名远扬,外界对海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挖教师”的价码也越来越高,从吕建开始,每年都会收到全国各地抛来的橄榄枝,但10多年来海中没有一名优秀教师流失。面对高薪诱惑,海中教师很淡定,他们说,成长需要土壤和养分,离开了海中这片沃土,艳丽的花儿是开不出来的。

  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宝贝

  近年来,该校在高考中连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吕建看来,这并不是靠死拼蛮干得到的,而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该校教师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呵护、培育,真正做到了“三全”育人:全过程、全方位、全体人。

  在学生管理上,海中创新开展“四自”管理的探索,鼓励学生思想上自育、学习上自研、生活上自理、体艺上自练,始终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仅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劳动,更培养学生会生活、会锻炼、会娱乐。

  学校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海中曾有一名学生靠跨栏“跨”进了北京大学。初中毕业时他以100米短跑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海中,训练中海中教师发现他爆发力很强,因此大胆为他制定了110米栏的训练计划。后来他参加北大特长生选拔,凭借110米栏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注重因材施教的同时,学校还通过开发个性化课程,在开展“常规化、普及化”活动的基础上,依托学生社团大力推行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文艺“菜单”。从2004年开始,该校自主研发学生成长记录电子平台,为全省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示范蓝本,项目于2017年获评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8年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在党旗下集结前行力量

  不久前,全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明令禁止在校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补课或提供有偿家教。对此,吕建十分淡定,因为该校没有一位教师去做营业性家教,没有一个孩子去培训机构补课。“家长、学生心里都觉得没有哪家机构的师资质量和教育责任心能及海中,”吕建骄傲地说,“且教师们的廉洁自律精神,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

  在海中,党员副校长均兼任年级组长,90%的中层干部在一线担任班主任,所有的党员骨干都承担教学任务。中层干部选聘实施海选制,不设门槛,全员投票。学校注重把优秀的一线教师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示范教师,坚持党员教师带头、普通教师跟上,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师资建设优势。

  为发挥党建工作示范引领作用,该校以创建“劳模工作室”和“劳模党支部”为契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积极联系当地社区,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工作,共同组织党建活动,带动社区党建共同发展。

  此外,该校连续10多年派出优秀党员教师、骨干教师分赴省内30多所学校支教,主动示范辐射,实行教学资源共享;每年数百个团体、数千人次到该校参观交流,数百个外地教师跟岗培训。“天下教育是一家,我们会继续为推动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海中经验、贡献海中力量。”吕建说。 

 

【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钱维胜:痴心无悔的雪域“阿爸”

  个人简介:钱维胜,泰州市大泗学校初中部教科室主任、泰州市第三批教育援藏小组组长、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教研组长。曾荣获中国好人,2019“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提名奖,拉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拉萨市优秀援藏教师(连续3年)、泰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泰州市劳模、感动泰州十大人物、泰州市首届十大教育之星、泰州市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钱维胜于1995年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默默坚守着农村学校的三尺讲台。2014年8月,钱维胜作为江苏省第一批援藏教师赴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支教。为了祖国边陲的教育事业,援藏工作到期后,他决定留下,至今已服务了三期(5年)。

  一到西藏,钱维胜就领教了高原反应的厉害:十指发紫、嘴唇干裂、头昏脑涨、食欲不振、彻夜难眠……只能靠吸氧和输液硬扛。后来钱维胜检查发现自己脑部患有血管痉挛症,在高海拔地区病症会更严重。面对头昏脑涨的难熬日子,他曾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藏区的孩子们,他又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最终,他像籽粒饱满的青稞一样,耐受着高寒缺氧的环境,顽强生长,“身为一名党员教师就应该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钱维胜说。

  走进课堂后,钱维胜发现,当地孩子的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这给当初满心抱负的钱维胜泼了一盆冷水。冥思苦想之后,他调整了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浅一点、课堂容量少一点、授课材料实一点、课堂活动多一点、课堂氛围活一点、练习定位准一点、师生距离近一点……课余时间,他经常深入班级找学生聊天,为学生们排忧解难,加深和学生的感情。真情的付出收获了回报,孩子们都亲切称他为“阿爸”。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钱维胜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次检测均在学校名列前茅。于是,该校教师们纷纷走进他的课堂,听课学习。对于推门听课的教师,钱维胜全都毫无保留地倾心相助。工作之余,他还把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的成功经验、有效模式整理出来,以便推广,让更多的教师和孩子们受益。援藏期间,他先后主持开发了多项省、市级重点课题。

  除了担负拉萨江苏实验中学2个藏文班的课务和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钱维胜还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学校的多项辅导任务。援藏近5年来,他多次开设示范课、送教课、观摩课;多次在当地国培计划和校内青蓝工程中帮带青年教师,多名教师在他的指导下获省、市级竞赛一等奖;多次参加送教送培送讲座活动;多次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并多次获得省级和部级优质课;多篇论文发表在省、市级刊物上;辅导学生在全国和省、市级竞赛中多次获奖……

  钱维胜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母亲,病情一旦发作就会疼得满头大汗。每当想起这,钱维胜都深感愧对于母亲。一次,他的母亲因病紧急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可第二天是钱维胜预定的出发进藏时间,那一夜他愁肠百转。第二天,他在母亲的劝慰和催促下愧疚地背起行装奔向远方。

  援藏5年来,钱维胜的身体状况受到了很大影响,常常是药不离身,有时还必须服用双倍剂量。他也知道这对身体伤害很大,但为了缩短治疗时间,尽快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他无怨无悔。“我在内心深处不止一次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钱维胜的敬业精神、教学业绩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学校和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泰州市高港区组织部和宣传部先后发文号召广大教师向钱维胜学习。他的援藏事迹先后被《半月谈》杂志、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西藏和江苏电视台、《人民教育》网信平台等1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事迹视频材料《雪域“阿爸”》被“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收录报道。

  钱维胜填写的一首词——《凤城别》最能表达他寒霜染发、雪域情华的援藏之情:凤城别,天涯远,一路无言,醉看江淮几时回,月下绕庭院,心碎龙王潭。秋桐雨,黄花灿,高原杏坛,两地辗转烛情缘,俯首孺子牛,粉笔写春秋。

 

【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邓红:洪泽湖畔的“百合花”

  个人简介:邓红,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小学副校长、“水上百合”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曾获全国最美志愿者、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好人、淮安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发起成立的“水上百合”志愿者协会被评为省4A级社会团体组织、省“文明江苏·和谐社区”优秀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邓红是洪泽湖畔一位广播爱心的温暖使者,投身公益近20年来,她的足迹遍布渔民的船舱、敬老院宿舍和孤困儿童的家里,影响了身边一大批人。她把爱心志愿活动做成了一个群体的社会追求,也铸就了一个城市的风景。

  难忘的背影

  1991年,邓红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她见不得学生苦,常常从薪水中挤出一些悄悄资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虽然自己的生活也常常捉襟见肘。

  真正让邓红下决心投身公益事业的,是一对一老一小相依为命的背影。那是2001年的冬天,洪泽湖大堤上,邓红与朋友徒步锻炼,看到前面有位老人领着一个瘦弱的孩子走在风里。老人驼了背,挎一只竹篮,一头白发,满脸沧桑。邓红上前询问得知他们是附近的村民,孩子的父母、奶奶都已去世,只剩下这位八十高龄的爷爷带着孙子。这个场景深深刺痛了邓红的心,她掏出身上的全部现金送给老人,心里才好受了一点。

  “我那时正好是《大湖论坛》徒步群的版主,何不利用这个平台做点公益,让徒步活动更有意义?”邓红的想法得到了徒步群姐妹的热情响应,就这样,她和伙伴们踏上了公益之路。

  最关注的群体

  2013年11月,在区妇联的支持下,邓红发起成立了以女性为主体的“水上百合”巾帼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沐浴洪泽湖水之灵气,像圣洁的百合花一样,用自己的爱,为他人排忧解难。

  孤老贫弱是邓红最关注的群体。雪莲是个可怜的女孩,先是妈妈于2012年患脑癌去世,后来父亲也在捕鱼时落水身亡,她一下子成了孤儿。多少个夜晚,小雪莲从睡梦中哭醒,这个失去父母呵护的孩子变得沉默了。邓红了解情况后,把她列为关爱对象。到了周末,邓红有空就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帮她洗头梳头,给她做好吃的;每逢春节,她把小雪莲接回家过年,并送上压岁钱。“家”的温暖回来了,小雪莲恢复了往日的自信与开朗。

  邓红还于2014年在协会里成立党支部,逐渐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为“头雁”、全体志愿者抱团服务的良好氛围,协会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协会已拥有了“繁星公益”“法苑之花”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达2100余人。他们当中有教师、机关干部、医生、工人、在校学生,“水上百合”迅速成长为洪泽湖畔最具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

  多彩服务香四溢

  快乐是会传播的,邓红从事公益志愿活动以来,她的家人、朋友、邻居、同事都感受到了她的快乐,纷纷主动参与公益志愿活动。在邓红带领下,协会党支部牵头加大与组织、宣传、群团等部门的沟通对接,联合开展机关党员回社区、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主题行动,与172家单位达成了共建协议。协会承接市级“共享阳光乡村行”公益项目,以积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区民政部门2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得到上海淮安商会洪泽分会20余万元的项目支持,累计开展主题活动12期。

  美景还需百花香。邓红牵头成立了全区首家省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打造志愿服务经验“分享堂”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孵化器”。工作室一方面主动与“红雨伞”“花枝俏”等6家公益团体进行结对,一方面举办公益发展论坛、经验分享会、专题培训班,帮助社会组织和党员志愿者提升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创投等方面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邓红还利用“水上百合”公众号、QQ群功能,在《大湖论坛》《洪泽论坛》公益版块发布招募公告、活动动态、经验介绍,放大“辐射效应”,让“水上百合”在洪泽湖畔遍地开花。

 

【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向琪:为师生成长保驾护航

  个人简介:向琪,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党委书记,曾任江南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等。在她带领下,2018年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

  “向书记就像我们的大家长,关注我们的思想动态,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小小的身体里有大大的能量。”提起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党委书记向琪,学校2017级硕士吴晔君敬佩不已。向琪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以真情赢得了师生的信任,以出色的工作业绩成为师生公认的楷模。

  凝聚人心创一流

  食品学院是江南大学学科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作为党委书记,向琪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只有真正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才有生命力,才能赢得师生的信任。

  正是带着这样朴素和务实的初心,她一方面带领班子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以党的领导引领一流学科建设,把重点聚焦到人才培养和教书育人的主频道上。另一方面,她通过推动成立学院教学中心,全面抓实本科教学;通过加强学院学生实践环节和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通过改进学院的考核奖励机制,引导学院更加关注内涵建设。

  协同育人强阵地

  食品学院有党员师生808人、党支部46个,如何才能带领好这支庞大的队伍?向琪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办法。她积极推动成立了“书记工作室”,制定“思政育人共同体”“党建亮化工程”“食品文化建设”三大党建品牌战略,探索构建“熔合式”党建协同育人工程。

  党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如何把一群人团结起来,把优秀的人才聚拢到党组织身边来,如何给优秀的党员提供锻炼成长的平台,让食品学院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是向琪心里一直想着的大事。

  青年教师李兆丰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潜心指导学生参加科创竞赛,在向琪的鼓励支持下,不仅挑起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大梁”,还成功申报并获批了全国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带领身边的一群人,把育人工作从“独唱”变成了“合唱”。李兆丰感激地说:“向书记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她多次找我谈心谈话,鼓励我既要做学术上的‘带头人’,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投身基层党务工作。”

  在向琪的推动下,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有的走上院长助理等管理岗位,有的成为挂职援疆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春风化雨甘奉献

  向琪坚持每年走访看望学院所有生病、住院的老同志,为他们送上学院的温暖,同时,细致入微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吴晔君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向书记很平易近人,她亲切地同你面对面,引导你发现问题,帮助你解决问题;向书记很暖心,内心细腻、体贴入微。我有一次受伤,脚腓骨断裂,向书记知道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慰问。后来恢复了,每次见面她也还是要问我,是不是都好了呀。”

  向琪精心指导学院的工会工作,构筑食品学院和谐大家庭;她坚持10余年为学生上就业指导课,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还开创了学院的暑期招聘会,为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提供平台。作为党委书记,她心里始终想着学生培养工作,善于把身边的每一个资源都变成育人的资源。在她的努力下,学院董事会建设创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第六届董事会有100多家食品领域的知名企业加盟,累计为江南大学教育基金捐资2000万元,支持学生的海外交流和科技竞赛,让学生成长得更加优秀。

责任编辑:陈路

见贤思齐 砥砺初心
发布时间:2019-07-0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策划人语

  在中国共产党98岁华诞前夕,6月28日,我省举行“七一”表彰暨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了20名“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20名“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和20个“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大会上强调,看得见学得来的榜样最有说服力、最富感染力,是开展主题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对标先进典型净化思想灵魂、找准找实差距、持续改进提升,真正做到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为集中展现我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动人风采,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表率作用,更好地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向深入,本报本期推出“见贤思齐 砥砺初心”特别策划,宣传报道受表彰对象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范,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愿广大党员师生和各级党组织对标典型、践行使命,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郭万林: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育

  个人简介:郭万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创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纳米力学硕士与博士点、纳智能材料结构与仿生工程国防重点学科。2005年作为学术带头人的“纳尺度物理力学”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计划,2008年入选江苏省首届攀登计划,2010年成功申请建设教育部“纳智能材料器件”重点实验室,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求学到工作,郭万林经历了两个“20年”:前20年,他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完成了本硕博的学习,并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了十余年,其间专心致志于发展三维疲劳断裂理论,他建立的三维约束理论被国际上称为“郭理论”;从1999年受聘为长江学者来到南航,教书育人又已20年,这期间他在推动三维疲劳断裂理论用于飞机型号设计研制的同时,开创了纳尺度物理力学和纳智能材料器件研究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郭万林说,现在的科研工作者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大学应该引领时代的发展,大学教师要面向前沿,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育。

  家国情怀,义无反顾

  家国,从来是共产党员郭万林心中最崇高、最炽热的地方。他回忆起自己的导师、我国航空事业奠基人之一的黄玉珊先生时,常感慨:“先生回国的时候是1940年,正是中国大地上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一个人义无反顾地回到一个连首都都已沦陷的国家!” 导师的爱国情怀像一颗种子在郭万林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1996年,郭万林做出了与导师一样的选择,他放弃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澳国防科学技术组织专家中心为他提供的6万澳元的年薪和家人津贴,仅拿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归国投身科研。家人问他:“这60万科研经费你自己能拿到多少呢?”郭万林回答:“一分都没有,全是拿来做科研的。国家拿出这么多钱不容易,这表明国家非常重视我们的研究领域,我必须要回去。”

  每每与在国外深造的学生交流,郭万林都言传身教着心系祖国、科技强国的理念,不知不觉中,当年埋下的种子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并且开花、结果,传播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潜心科研,建功立业

  “灵感来了兴奋得像个孩子,”郭万林的学生这样形容他,“郭老师工作起来几乎没有时间概念,每天最早到实验室,晚上又要工作到深夜。出差回来总是第一时间直奔实验室的人是他,笑说科研就是他的兴趣爱好的人是他,夜以继日攻关克难的还是他。”

  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在20年如一日的科研中,郭万林致力于发展完善三维疲劳断裂理论,以解决如何将实验室获得的材料疲劳断裂性能用于三维实际结构的损伤容限和耐久性设计和评定,建立起从三维断裂理论、三维断裂准则、三维谱载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和疲劳断裂统一理论,再到飞机三维损伤容限分析系统的完整体系,国际学界以其名命名了他所建立的三维约束理论,其成果填补了国际API标准的空白。2000年以来,郭万林又一脚踏进微观世界,开创了纳尺度物理力学和纳智能材料器件研究新领域。

  通过多年孜孜不倦的研究,他建立了低维材料结构力—电—磁—热耦合的物理力学理论体系;在宏观工程环境中发现了流—固界面边界运动生电、气流生电和蒸发生电效应,突破了经典双电层动电理论;建立了飞机结构三维疲劳断裂理论,攻克了飞机结构三维损伤容限关键技术,成果被系统地用于飞机型号研制,解决了型号研制急需。他在全球各大知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多篇,被SCI收录287篇、篇均被引20次,SCI他引5148次,并于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坚定信仰,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万林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2019年春节前夕,为应对长征某型号火箭的发射事故,郭万林带领团队针对发动机转子的疲劳寿命问题,夜以继日进行攻关长达半个月。

  他曾担任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经常对支部党员说:“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做‘大国重器’,我们要发展‘核心技术’,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他时刻牢记党员教师的身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导师黄玉珊先生的爱国奋斗精神信仰,更投身立德树人,为一代代学生后辈指引方向,鼓舞力量。作为力学培优班首席导师,他走进问道茶座,告诉力学本科学子要有“站在山头”的高远决心,趁年轻完成大事业;他做客首期航宇大讲堂,指引学子把握大学与未来;在无数头衔荣誉加身之时,他只说“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好老师”。

  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慷慨解囊,与瘦弱多病的学生一同坚持锻炼、为科研打下身体基础,对学生手把手教文章、陪伴至深夜,这都是郭万林——一名党员教师的点滴坚守。近年来,他领衔的团队充满朝气、人才辈出,团队成员获得“杰青”“优青”“青千”等人才资助计划10人次以上,1人获全国优博,3人获全国优博提名,2人获学科优博。

  “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拥有踏实肯干、敬业上进的品质,才能在今后的人生中走得更高更远。”郭万林说。

 

【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秦超:大爱无疆 明德至善

  个人简介:秦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6年工作至今,作为常年奋战在临床和教学一线的共产党员,始终坚守初心,对病人,怀揣救死扶伤之爱;对学生,不忘教书育人之职;对社会,秉持济世奉献之情,在工作和生活中模范履行党员义务,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从教十载,秉持立德树人之心,教书育人硕果累累;科研不辍,创新探索服务临床;卧病两年,与癌症抗争自强不息;酷爱音乐,自创系列公益科普歌曲……他,就是秦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南京医科大学教师。

  做公益科普的引领者

  2011年秦超被确诊为鼻咽癌,从医者到患者,秦超的角色发生了反转。两年多的治疗,他依靠顽强的毅力走出了阴霾,并于2013年重回工作岗位。

  大病初愈的秦超给自己列了份“梦想清单”:出一张音乐专辑、翻译一本书、开一场演唱会等等。如今,他已经出版了2张原创专辑,翻译出版了1本英文小说,举办了多场演唱会。

  在实现“梦想清单”的同时,更让秦超放不下的还是传播医学知识。他将自己宝贵的业余时间投入到健康科普宣传之中,以“菠萝大哥”的身份,自己作词作曲导演,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业余所长,将深奥难懂的健康知识与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结合,创作了急救三部曲——《白金十分钟》《海姆立克的拥抱》《灾难来临》等作品,一经发布便引起热烈反响,网络点击量超7000万次。

  同时,秦超通过参加《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家庭》等电视节目,进一步传播科普作品,并被评为2018年江苏省十大科学传播人物,获央视新闻中心2018“你好,新时代!”微视频大赛三等奖、第九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影视类二等奖。

  在秦超的影响带动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同事和南医大广大学生也纷纷加入健康科普宣传的行列,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建设。

  当俯首前行的孺子牛

  作为医生和教师,秦超充分兼顾医教研协调发展,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不管工作多忙,秦超都不忘潜心科研,除了教学、门诊、手术、查房之外,他一有时间就埋头于学术研究,通过不同的规划,有针对性地帮助本科生、研究生提高科研能力,带领学生获得2017年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高校组教学成果特等奖、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学生改良训练教具、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多项新型实用专利、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这些荣誉是秦超和学生科研创新的写照,更是他寓教于“科研”的硕果。

  “解决实际问题、对临床有帮助”是秦超从事科研的目标,也是他传递给学生的理念,“医学不同于其他行业,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不能让理论躺在书本上,要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

  走悬壶济世的行医路

  面对病人,大病回归后的秦超,更加明白疾病对患者意味着什么,工作中更增加了一份温情。“敬畏生命,问心无愧”是秦超在“好大夫在线”网站上的简介。他从未忘记自己学医的初心,并用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

  作为医生,在工作中他是有名的“拼命三郎”,日门诊量超百人,持续十几个小时的手术是寻常事。在他的帮助下,50余位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获得了远长于平均的生存期,100多个原本不育的家庭获得新成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靠着一股拼劲,秦超渐渐成为单位新生代医生里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提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新时代崇高职业精神,在秦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生喜欢的临床老师、泌尿外科医生、战胜病魔的患者、科普公益网红……“身上的标签越多,前行道路上的责任越大。我要真诚地活着,家人、职业、患者、音乐,皆以真诚相待,通过自身经历,把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对患者的关怀,对社会的点滴付出传递给学生,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秦超说。

 

【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吕建:“师生都喜欢的校长”

  个人简介:吕建,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曾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江苏省中小学优秀共产党员、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教育行风建设先进个人、南通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好校长、南通市学校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聘为国务院督导委全国中小学教育督导专家组成员,2017年被聘为江苏省督学。2017年获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3年,吕建担任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迄今已有16个年头。16年来,学校奋力攀高,获得了各界的好评:“教师成长速度快”“学生发展后劲足”……老百姓对海中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吕建的认可。于吕建而言,担任校长至今,老师和孩子们给予他的肯定——最喜欢的校长,是他最珍贵的至高荣誉。

  唱响“教师第一”的旋律

  一直以来,吕建都有一个比较朴素的管理理念:学校应唱响“教师第一”的旋律,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让“教师第一”落实“学生第一”。在教师招聘上,海中并没有特权,但到了这方沃土,教师们总能得到快速提升。

  该校德育处主任顾庆华,2004年大学毕业来到海中工作,为缩短他的“从教适应期”,工作的第一个3年,吕建就安排他从高一直接任教至高三,并担任班主任。初生牛犊不畏虎,顾庆华踏实工作、创新思路,很快成长为骨干教师。

  在吕建看来,好教师不是天生的,是自我塑造与外在推动的双重结果。该校为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教师设置不同发展目标,不过分干预却总能在教师们最需要的时候指路,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该校物理教师曹志祥刚入职时很不适应,萌生了考研离开的念头。吕建鼓励他说:“学校学科竞赛辅导需要人手,你可以把你的知识积累用在刀刃上。”这样的激励给曹志祥增添了信心,他主动承担起竞赛辅导工作,钻研试题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每年都为学校捧回1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奖牌,成为获奖专业户。

  “只有教师幸福了才能给学生幸福。”这是吕建在学校常讲的一句话。在海中,教师不用坐班,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剩余时间可自由支配。面对荣誉,吕建和校领导班子成员总是不约而同地把机遇让给勤奋敬业的一线教师。人性化的制度,让每一位教师既有主人翁责任感,又有自由支配的空间。

  由于学校声名远扬,外界对海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挖教师”的价码也越来越高,从吕建开始,每年都会收到全国各地抛来的橄榄枝,但10多年来海中没有一名优秀教师流失。面对高薪诱惑,海中教师很淡定,他们说,成长需要土壤和养分,离开了海中这片沃土,艳丽的花儿是开不出来的。

  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宝贝

  近年来,该校在高考中连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吕建看来,这并不是靠死拼蛮干得到的,而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该校教师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呵护、培育,真正做到了“三全”育人:全过程、全方位、全体人。

  在学生管理上,海中创新开展“四自”管理的探索,鼓励学生思想上自育、学习上自研、生活上自理、体艺上自练,始终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仅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劳动,更培养学生会生活、会锻炼、会娱乐。

  学校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海中曾有一名学生靠跨栏“跨”进了北京大学。初中毕业时他以100米短跑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海中,训练中海中教师发现他爆发力很强,因此大胆为他制定了110米栏的训练计划。后来他参加北大特长生选拔,凭借110米栏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注重因材施教的同时,学校还通过开发个性化课程,在开展“常规化、普及化”活动的基础上,依托学生社团大力推行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文艺“菜单”。从2004年开始,该校自主研发学生成长记录电子平台,为全省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示范蓝本,项目于2017年获评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8年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在党旗下集结前行力量

  不久前,全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明令禁止在校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补课或提供有偿家教。对此,吕建十分淡定,因为该校没有一位教师去做营业性家教,没有一个孩子去培训机构补课。“家长、学生心里都觉得没有哪家机构的师资质量和教育责任心能及海中,”吕建骄傲地说,“且教师们的廉洁自律精神,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

  在海中,党员副校长均兼任年级组长,90%的中层干部在一线担任班主任,所有的党员骨干都承担教学任务。中层干部选聘实施海选制,不设门槛,全员投票。学校注重把优秀的一线教师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示范教师,坚持党员教师带头、普通教师跟上,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师资建设优势。

  为发挥党建工作示范引领作用,该校以创建“劳模工作室”和“劳模党支部”为契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积极联系当地社区,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工作,共同组织党建活动,带动社区党建共同发展。

  此外,该校连续10多年派出优秀党员教师、骨干教师分赴省内30多所学校支教,主动示范辐射,实行教学资源共享;每年数百个团体、数千人次到该校参观交流,数百个外地教师跟岗培训。“天下教育是一家,我们会继续为推动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海中经验、贡献海中力量。”吕建说。 

 

【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钱维胜:痴心无悔的雪域“阿爸”

  个人简介:钱维胜,泰州市大泗学校初中部教科室主任、泰州市第三批教育援藏小组组长、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教研组长。曾荣获中国好人,2019“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提名奖,拉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拉萨市优秀援藏教师(连续3年)、泰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泰州市劳模、感动泰州十大人物、泰州市首届十大教育之星、泰州市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钱维胜于1995年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默默坚守着农村学校的三尺讲台。2014年8月,钱维胜作为江苏省第一批援藏教师赴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支教。为了祖国边陲的教育事业,援藏工作到期后,他决定留下,至今已服务了三期(5年)。

  一到西藏,钱维胜就领教了高原反应的厉害:十指发紫、嘴唇干裂、头昏脑涨、食欲不振、彻夜难眠……只能靠吸氧和输液硬扛。后来钱维胜检查发现自己脑部患有血管痉挛症,在高海拔地区病症会更严重。面对头昏脑涨的难熬日子,他曾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藏区的孩子们,他又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最终,他像籽粒饱满的青稞一样,耐受着高寒缺氧的环境,顽强生长,“身为一名党员教师就应该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钱维胜说。

  走进课堂后,钱维胜发现,当地孩子的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这给当初满心抱负的钱维胜泼了一盆冷水。冥思苦想之后,他调整了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浅一点、课堂容量少一点、授课材料实一点、课堂活动多一点、课堂氛围活一点、练习定位准一点、师生距离近一点……课余时间,他经常深入班级找学生聊天,为学生们排忧解难,加深和学生的感情。真情的付出收获了回报,孩子们都亲切称他为“阿爸”。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钱维胜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次检测均在学校名列前茅。于是,该校教师们纷纷走进他的课堂,听课学习。对于推门听课的教师,钱维胜全都毫无保留地倾心相助。工作之余,他还把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的成功经验、有效模式整理出来,以便推广,让更多的教师和孩子们受益。援藏期间,他先后主持开发了多项省、市级重点课题。

  除了担负拉萨江苏实验中学2个藏文班的课务和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钱维胜还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学校的多项辅导任务。援藏近5年来,他多次开设示范课、送教课、观摩课;多次在当地国培计划和校内青蓝工程中帮带青年教师,多名教师在他的指导下获省、市级竞赛一等奖;多次参加送教送培送讲座活动;多次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并多次获得省级和部级优质课;多篇论文发表在省、市级刊物上;辅导学生在全国和省、市级竞赛中多次获奖……

  钱维胜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母亲,病情一旦发作就会疼得满头大汗。每当想起这,钱维胜都深感愧对于母亲。一次,他的母亲因病紧急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可第二天是钱维胜预定的出发进藏时间,那一夜他愁肠百转。第二天,他在母亲的劝慰和催促下愧疚地背起行装奔向远方。

  援藏5年来,钱维胜的身体状况受到了很大影响,常常是药不离身,有时还必须服用双倍剂量。他也知道这对身体伤害很大,但为了缩短治疗时间,尽快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他无怨无悔。“我在内心深处不止一次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钱维胜的敬业精神、教学业绩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学校和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泰州市高港区组织部和宣传部先后发文号召广大教师向钱维胜学习。他的援藏事迹先后被《半月谈》杂志、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西藏和江苏电视台、《人民教育》网信平台等1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事迹视频材料《雪域“阿爸”》被“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收录报道。

  钱维胜填写的一首词——《凤城别》最能表达他寒霜染发、雪域情华的援藏之情:凤城别,天涯远,一路无言,醉看江淮几时回,月下绕庭院,心碎龙王潭。秋桐雨,黄花灿,高原杏坛,两地辗转烛情缘,俯首孺子牛,粉笔写春秋。

 

【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邓红:洪泽湖畔的“百合花”

  个人简介:邓红,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小学副校长、“水上百合”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曾获全国最美志愿者、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好人、淮安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发起成立的“水上百合”志愿者协会被评为省4A级社会团体组织、省“文明江苏·和谐社区”优秀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邓红是洪泽湖畔一位广播爱心的温暖使者,投身公益近20年来,她的足迹遍布渔民的船舱、敬老院宿舍和孤困儿童的家里,影响了身边一大批人。她把爱心志愿活动做成了一个群体的社会追求,也铸就了一个城市的风景。

  难忘的背影

  1991年,邓红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她见不得学生苦,常常从薪水中挤出一些悄悄资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虽然自己的生活也常常捉襟见肘。

  真正让邓红下决心投身公益事业的,是一对一老一小相依为命的背影。那是2001年的冬天,洪泽湖大堤上,邓红与朋友徒步锻炼,看到前面有位老人领着一个瘦弱的孩子走在风里。老人驼了背,挎一只竹篮,一头白发,满脸沧桑。邓红上前询问得知他们是附近的村民,孩子的父母、奶奶都已去世,只剩下这位八十高龄的爷爷带着孙子。这个场景深深刺痛了邓红的心,她掏出身上的全部现金送给老人,心里才好受了一点。

  “我那时正好是《大湖论坛》徒步群的版主,何不利用这个平台做点公益,让徒步活动更有意义?”邓红的想法得到了徒步群姐妹的热情响应,就这样,她和伙伴们踏上了公益之路。

  最关注的群体

  2013年11月,在区妇联的支持下,邓红发起成立了以女性为主体的“水上百合”巾帼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沐浴洪泽湖水之灵气,像圣洁的百合花一样,用自己的爱,为他人排忧解难。

  孤老贫弱是邓红最关注的群体。雪莲是个可怜的女孩,先是妈妈于2012年患脑癌去世,后来父亲也在捕鱼时落水身亡,她一下子成了孤儿。多少个夜晚,小雪莲从睡梦中哭醒,这个失去父母呵护的孩子变得沉默了。邓红了解情况后,把她列为关爱对象。到了周末,邓红有空就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帮她洗头梳头,给她做好吃的;每逢春节,她把小雪莲接回家过年,并送上压岁钱。“家”的温暖回来了,小雪莲恢复了往日的自信与开朗。

  邓红还于2014年在协会里成立党支部,逐渐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为“头雁”、全体志愿者抱团服务的良好氛围,协会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协会已拥有了“繁星公益”“法苑之花”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达2100余人。他们当中有教师、机关干部、医生、工人、在校学生,“水上百合”迅速成长为洪泽湖畔最具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

  多彩服务香四溢

  快乐是会传播的,邓红从事公益志愿活动以来,她的家人、朋友、邻居、同事都感受到了她的快乐,纷纷主动参与公益志愿活动。在邓红带领下,协会党支部牵头加大与组织、宣传、群团等部门的沟通对接,联合开展机关党员回社区、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主题行动,与172家单位达成了共建协议。协会承接市级“共享阳光乡村行”公益项目,以积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区民政部门2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得到上海淮安商会洪泽分会20余万元的项目支持,累计开展主题活动12期。

  美景还需百花香。邓红牵头成立了全区首家省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打造志愿服务经验“分享堂”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孵化器”。工作室一方面主动与“红雨伞”“花枝俏”等6家公益团体进行结对,一方面举办公益发展论坛、经验分享会、专题培训班,帮助社会组织和党员志愿者提升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创投等方面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邓红还利用“水上百合”公众号、QQ群功能,在《大湖论坛》《洪泽论坛》公益版块发布招募公告、活动动态、经验介绍,放大“辐射效应”,让“水上百合”在洪泽湖畔遍地开花。

 

【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向琪:为师生成长保驾护航

  个人简介:向琪,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党委书记,曾任江南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等。在她带领下,2018年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

  “向书记就像我们的大家长,关注我们的思想动态,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小小的身体里有大大的能量。”提起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党委书记向琪,学校2017级硕士吴晔君敬佩不已。向琪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以真情赢得了师生的信任,以出色的工作业绩成为师生公认的楷模。

  凝聚人心创一流

  食品学院是江南大学学科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作为党委书记,向琪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只有真正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才有生命力,才能赢得师生的信任。

  正是带着这样朴素和务实的初心,她一方面带领班子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以党的领导引领一流学科建设,把重点聚焦到人才培养和教书育人的主频道上。另一方面,她通过推动成立学院教学中心,全面抓实本科教学;通过加强学院学生实践环节和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通过改进学院的考核奖励机制,引导学院更加关注内涵建设。

  协同育人强阵地

  食品学院有党员师生808人、党支部46个,如何才能带领好这支庞大的队伍?向琪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办法。她积极推动成立了“书记工作室”,制定“思政育人共同体”“党建亮化工程”“食品文化建设”三大党建品牌战略,探索构建“熔合式”党建协同育人工程。

  党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如何把一群人团结起来,把优秀的人才聚拢到党组织身边来,如何给优秀的党员提供锻炼成长的平台,让食品学院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是向琪心里一直想着的大事。

  青年教师李兆丰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潜心指导学生参加科创竞赛,在向琪的鼓励支持下,不仅挑起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大梁”,还成功申报并获批了全国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带领身边的一群人,把育人工作从“独唱”变成了“合唱”。李兆丰感激地说:“向书记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她多次找我谈心谈话,鼓励我既要做学术上的‘带头人’,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投身基层党务工作。”

  在向琪的推动下,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有的走上院长助理等管理岗位,有的成为挂职援疆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春风化雨甘奉献

  向琪坚持每年走访看望学院所有生病、住院的老同志,为他们送上学院的温暖,同时,细致入微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吴晔君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向书记很平易近人,她亲切地同你面对面,引导你发现问题,帮助你解决问题;向书记很暖心,内心细腻、体贴入微。我有一次受伤,脚腓骨断裂,向书记知道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慰问。后来恢复了,每次见面她也还是要问我,是不是都好了呀。”

  向琪精心指导学院的工会工作,构筑食品学院和谐大家庭;她坚持10余年为学生上就业指导课,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还开创了学院的暑期招聘会,为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提供平台。作为党委书记,她心里始终想着学生培养工作,善于把身边的每一个资源都变成育人的资源。在她的努力下,学院董事会建设创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第六届董事会有100多家食品领域的知名企业加盟,累计为江南大学教育基金捐资2000万元,支持学生的海外交流和科技竞赛,让学生成长得更加优秀。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