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江苏教育界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作者:缪志聪 发布时间:2020-05-2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江苏教育界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缪志聪

  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建真言、谋良策,来自江苏教育界的委员们也带来了真知灼见。

  科学防疫,加快建好人才队伍

  5月21日中午,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抓紧开幕前的时间,在政协新闻中心的视频采访间接受媒体采访,并与自己的学生同步连线。今年,他重点关注校医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原本默默无闻的校医成为了学校防疫工作的主力军,同时也暴露出目前中小学校医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

  为了获得准确数据,唐江澎广泛调研,他发现中国有一半省份的校医配备率仅为33.1%,在校医配备程度相对较高的苏州,626所中小学校在职校医及保健教师也只有743名。唐江澎建议,要创新机制,建立中小学校医专业化管理体系,“可以采用人事关系在医卫系统、工作在学校、定期轮岗的方式,让校医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健康的守护者”。

  同样是针对疫情防控,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就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高端人才智库建设。他认为,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积累了很多独到的经验,但得到国际认可的高层次人才却相对匮乏。“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在培养方向和质量上无法满足需求。”为此,他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快培育一批公共卫生卓越人才,这批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公共卫生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具备文、理、医、工、经系统知识素养,能够积极应对常规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创新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今年,教育部计划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是高校亟需思考的重要课题。“我国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但在培养模式上并未做严格的区分,导致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缺乏创新思维。”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吴智深认为,学术型研究生要更加注重创新思维培养,专业型研究生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因此今年他建议教育部门完善、细化研究生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和长效机制,特别要尽快建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引入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培养的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建议在本科阶段所有专业开设国史通识课,让学生们“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他说,我国历史教育在各个学段都面临窘境,在大学阶段,除历史、考古相关专业外,其他专业基本不开设历史课程,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知一知半解、含糊不清。为此,他建议在全国高校所有专业开设公共必修课“国史通识课”,并组织力量撰写“国史通识课”通用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国史知识、国史意识、国史素养,进而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重科普,为青少年成长护航

  2019年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织普法实践团,分赴湖北鄂州、云南大理、四川凉山三地开展依法治国理论宣讲实践活动,并同步开展调研。调研报告显示,与发达地区相比,边远地区的青少年法治意识较为淡薄,误入歧途、最终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屡见不鲜。基于这次调研,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今年最关注的话题是青少年法治教育,他建议加快推进法律知识教学的规范化、体系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

  施大宁说,目前中小学开设的“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辅课,对升学影响不大,因此受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他建议,应科学设置法律知识课程,推进法律知识教学的规范化、体系化,特别要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完善中小学和高校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各级法院、检察院可以定期举行开放日活动,为青少年走进司法部门、了解司法工作实况提供便利,还应邀请法官、检察官担任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推动学校与法律机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共同促进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施大宁说。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说,当前应重视少儿科普宣教体系开发,加强少儿科普图书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少儿科普图书质量。经过调研,他发现,近年来我国少儿科普图书销售品种持续增加,已成为市场中第三大少儿图书类别,但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原创图书较少、竞争力有所下降等问题。为此,他建议,教育部、科技部应推动完善少儿科普课堂教育体系,可将扶持原创科普童书提升至“国家工程”高度,纳入“十四五”国家科普规划统筹考量,组建儿童科普图书编写“国家队”,完善版权保护,推进多媒体跨界合作,提高少儿科普图书质量。同时,要把《“十三五”国家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规划》中“将科普绩效纳入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考核”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科普图书创造队伍,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界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0-05-2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江苏教育界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缪志聪

  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建真言、谋良策,来自江苏教育界的委员们也带来了真知灼见。

  科学防疫,加快建好人才队伍

  5月21日中午,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抓紧开幕前的时间,在政协新闻中心的视频采访间接受媒体采访,并与自己的学生同步连线。今年,他重点关注校医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原本默默无闻的校医成为了学校防疫工作的主力军,同时也暴露出目前中小学校医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

  为了获得准确数据,唐江澎广泛调研,他发现中国有一半省份的校医配备率仅为33.1%,在校医配备程度相对较高的苏州,626所中小学校在职校医及保健教师也只有743名。唐江澎建议,要创新机制,建立中小学校医专业化管理体系,“可以采用人事关系在医卫系统、工作在学校、定期轮岗的方式,让校医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健康的守护者”。

  同样是针对疫情防控,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就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高端人才智库建设。他认为,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积累了很多独到的经验,但得到国际认可的高层次人才却相对匮乏。“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在培养方向和质量上无法满足需求。”为此,他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快培育一批公共卫生卓越人才,这批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公共卫生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具备文、理、医、工、经系统知识素养,能够积极应对常规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创新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今年,教育部计划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是高校亟需思考的重要课题。“我国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但在培养模式上并未做严格的区分,导致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缺乏创新思维。”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吴智深认为,学术型研究生要更加注重创新思维培养,专业型研究生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因此今年他建议教育部门完善、细化研究生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和长效机制,特别要尽快建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引入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培养的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建议在本科阶段所有专业开设国史通识课,让学生们“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他说,我国历史教育在各个学段都面临窘境,在大学阶段,除历史、考古相关专业外,其他专业基本不开设历史课程,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知一知半解、含糊不清。为此,他建议在全国高校所有专业开设公共必修课“国史通识课”,并组织力量撰写“国史通识课”通用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国史知识、国史意识、国史素养,进而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重科普,为青少年成长护航

  2019年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织普法实践团,分赴湖北鄂州、云南大理、四川凉山三地开展依法治国理论宣讲实践活动,并同步开展调研。调研报告显示,与发达地区相比,边远地区的青少年法治意识较为淡薄,误入歧途、最终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屡见不鲜。基于这次调研,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今年最关注的话题是青少年法治教育,他建议加快推进法律知识教学的规范化、体系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

  施大宁说,目前中小学开设的“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辅课,对升学影响不大,因此受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他建议,应科学设置法律知识课程,推进法律知识教学的规范化、体系化,特别要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完善中小学和高校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各级法院、检察院可以定期举行开放日活动,为青少年走进司法部门、了解司法工作实况提供便利,还应邀请法官、检察官担任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推动学校与法律机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共同促进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施大宁说。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说,当前应重视少儿科普宣教体系开发,加强少儿科普图书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少儿科普图书质量。经过调研,他发现,近年来我国少儿科普图书销售品种持续增加,已成为市场中第三大少儿图书类别,但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原创图书较少、竞争力有所下降等问题。为此,他建议,教育部、科技部应推动完善少儿科普课堂教育体系,可将扶持原创科普童书提升至“国家工程”高度,纳入“十四五”国家科普规划统筹考量,组建儿童科普图书编写“国家队”,完善版权保护,推进多媒体跨界合作,提高少儿科普图书质量。同时,要把《“十三五”国家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规划》中“将科普绩效纳入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考核”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科普图书创造队伍,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