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新时代,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当有新作为

作者:葛道凯 发布时间:2018-01-30 来源: 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核心提示】

  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0%,义务教育巩固率10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6.7%,教育现代化水平已经处于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转折时期。

  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努力方向,把推动教育平衡充分发展作为工作主线,准确把握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以昂扬的姿态和积极的作为迎接新时代。

  大力倡导“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观念,在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作出了全新的部署。

  江苏教育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努力方向,把推动教育平衡充分发展作为工作主线,准确把握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以昂扬姿态和积极作为迎接新时代。

  立足新起点,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作出的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提供了新的起点,为教育现代化进程描绘了新的境界。

  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截至2017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0%,义务教育巩固率10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6.7%,教育现代化水平已经处于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转折时期,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一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摆位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更加强烈。二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更加鲜明,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更加坚定,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要求更加坚决。三是教育的目的更加聚焦,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的方向更加明确,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更加紧迫。四是全社会的育人作用受到更多重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更加广泛的共识,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取向逐渐成为主流。

  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要求我们必须立足新起点,确立新目标,明确新追求,瞄准建设教育强国和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大力倡导“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那么,江苏教育发展到今天,如何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呢?

  教育的主要矛盾决定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30多年前国家提出,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15年前转化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30多年前的那个判断在15年前已经解决了,但是15年前的判断今天仍然没有解决好。

  用十九大报告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来研究当今教育的主要矛盾会发现,15年前的判断在当今江苏教育的实际中,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及教育运行的内向,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多样、个性及社会对教育参与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倡导“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观念,在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聚焦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聚焦激发社会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教育强省,丰富建设内容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所以,建设教育强省就是我们的应有目标,并且与我们正在推进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相辅相成,是同一事物的两个角度,教育现代化是过程,教育强省是目标;现代化是策略,强省建设是抓手。虽然我们之前提出过建设教育强省,但新时代要丰富教育强省建设的内容。

  现阶段,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当从五方面着力:

  一要巩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江苏既有民意基础也有历史积淀,全省教育系统要高举这个大旗,大力宣传,积极推动。

  二要持续深入地推进改革。江苏今天的教育成就,得益于近40年持续不断的改革探索。新时代必须坚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破解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三要张扬每个孩子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在受教育者身上,建设教育强省首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是不是得到了张扬,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不是得到全面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不是得到了发挥。

  四要彰显每一所学校的特色。鼓励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形成百花争艳、春色满园的局面。

  五要充分激发教育活力。让每一所学校都有挡不住的发展劲头,每一名干部师生都有干事创业的动力,新的成绩不断涌现。

  更加注重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的旗帜,也是江苏教育的旗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是我们的旗帜。在新时代条件下,要重新认识和充实现代化的内涵。

  江苏教育现代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推进方式看,可以分为起步探索阶段、区域推进阶段和整体提升阶段;从内涵变化看,已经走过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和以提高办学水平为主两个阶段,目前开始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的核心任务应该是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促进人全面自由的发展。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应该是实现人的思想和素养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平和、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实现社会角色、个人追求和兴趣爱好的统一。推进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基本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展适合的教育,还包括发展性的政策体系、贴心服务的教育运行和引领社会的精神文化风尚。就江苏来说,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新内涵,可以概括为五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科学理念普及。倡导“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发展适合的教育,致力于解决过去没有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的以及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更加注重丰富办学资源。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优化办学条件,拓展教育供给,努力在幼有所育、幼有优育和学有所教、学有优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更加注重发展性政策体系建设。政策需要随着事业发展不断调整,制定政策、设计制度要用动态的观念,如果没有发展性政策,即便今天的政策是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明天也有可能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建设发展性政策体系,归根结底是要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更加注重打造贴心服务的教育运行。现代化的教育一定是对人高度关照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把学习者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要考虑制度设计和教育活动是不是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引领社会精神文化风尚。在现代化的教育中,学校文化应该成为社会崇尚的文化元素,这需要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迈上新台阶,守底线、一盘棋、造氛围

  党的十九大强调,新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任务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推动新时代全省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在立足于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大力倡导“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到守底线、一盘棋、造氛围。

  守底线,就是要突出教育为治国理政服务的重要职能,坚守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总底线。坚守安全稳定、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的底线。同时,认真完成经常性的本职工作,保障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盘棋,即坚持教育业务与教育党建、各级各类教育、教育的各个环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统筹规划、整体实施;各相关部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一盘棋,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造氛围,就是要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教育,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理解教育、参与教育、科学教育。要团结一切有益力量支持教育,推动企业等各类社会主体支持教育。要促使教育主动融入、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社会发展。

(作者:葛道凯,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责任编辑:陈路

新时代,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当有新作为
发布时间:2018-01-30   
来       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核心提示】

  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0%,义务教育巩固率10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6.7%,教育现代化水平已经处于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转折时期。

  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努力方向,把推动教育平衡充分发展作为工作主线,准确把握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以昂扬的姿态和积极的作为迎接新时代。

  大力倡导“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观念,在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作出了全新的部署。

  江苏教育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努力方向,把推动教育平衡充分发展作为工作主线,准确把握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以昂扬姿态和积极作为迎接新时代。

  立足新起点,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作出的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提供了新的起点,为教育现代化进程描绘了新的境界。

  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截至2017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0%,义务教育巩固率10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6.7%,教育现代化水平已经处于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转折时期,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一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摆位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更加强烈。二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更加鲜明,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更加坚定,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要求更加坚决。三是教育的目的更加聚焦,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的方向更加明确,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更加紧迫。四是全社会的育人作用受到更多重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更加广泛的共识,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取向逐渐成为主流。

  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要求我们必须立足新起点,确立新目标,明确新追求,瞄准建设教育强国和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大力倡导“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那么,江苏教育发展到今天,如何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呢?

  教育的主要矛盾决定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30多年前国家提出,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15年前转化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30多年前的那个判断在15年前已经解决了,但是15年前的判断今天仍然没有解决好。

  用十九大报告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来研究当今教育的主要矛盾会发现,15年前的判断在当今江苏教育的实际中,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及教育运行的内向,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多样、个性及社会对教育参与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倡导“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观念,在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聚焦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聚焦激发社会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教育强省,丰富建设内容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所以,建设教育强省就是我们的应有目标,并且与我们正在推进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相辅相成,是同一事物的两个角度,教育现代化是过程,教育强省是目标;现代化是策略,强省建设是抓手。虽然我们之前提出过建设教育强省,但新时代要丰富教育强省建设的内容。

  现阶段,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当从五方面着力:

  一要巩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江苏既有民意基础也有历史积淀,全省教育系统要高举这个大旗,大力宣传,积极推动。

  二要持续深入地推进改革。江苏今天的教育成就,得益于近40年持续不断的改革探索。新时代必须坚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破解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三要张扬每个孩子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在受教育者身上,建设教育强省首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是不是得到了张扬,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不是得到全面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不是得到了发挥。

  四要彰显每一所学校的特色。鼓励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形成百花争艳、春色满园的局面。

  五要充分激发教育活力。让每一所学校都有挡不住的发展劲头,每一名干部师生都有干事创业的动力,新的成绩不断涌现。

  更加注重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的旗帜,也是江苏教育的旗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是我们的旗帜。在新时代条件下,要重新认识和充实现代化的内涵。

  江苏教育现代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推进方式看,可以分为起步探索阶段、区域推进阶段和整体提升阶段;从内涵变化看,已经走过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和以提高办学水平为主两个阶段,目前开始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的核心任务应该是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促进人全面自由的发展。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应该是实现人的思想和素养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平和、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实现社会角色、个人追求和兴趣爱好的统一。推进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基本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展适合的教育,还包括发展性的政策体系、贴心服务的教育运行和引领社会的精神文化风尚。就江苏来说,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新内涵,可以概括为五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科学理念普及。倡导“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发展适合的教育,致力于解决过去没有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的以及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更加注重丰富办学资源。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优化办学条件,拓展教育供给,努力在幼有所育、幼有优育和学有所教、学有优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更加注重发展性政策体系建设。政策需要随着事业发展不断调整,制定政策、设计制度要用动态的观念,如果没有发展性政策,即便今天的政策是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明天也有可能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建设发展性政策体系,归根结底是要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更加注重打造贴心服务的教育运行。现代化的教育一定是对人高度关照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把学习者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要考虑制度设计和教育活动是不是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引领社会精神文化风尚。在现代化的教育中,学校文化应该成为社会崇尚的文化元素,这需要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迈上新台阶,守底线、一盘棋、造氛围

  党的十九大强调,新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任务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推动新时代全省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在立足于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大力倡导“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到守底线、一盘棋、造氛围。

  守底线,就是要突出教育为治国理政服务的重要职能,坚守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总底线。坚守安全稳定、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的底线。同时,认真完成经常性的本职工作,保障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盘棋,即坚持教育业务与教育党建、各级各类教育、教育的各个环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统筹规划、整体实施;各相关部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一盘棋,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造氛围,就是要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教育,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理解教育、参与教育、科学教育。要团结一切有益力量支持教育,推动企业等各类社会主体支持教育。要促使教育主动融入、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社会发展。

(作者:葛道凯,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