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我在长江边备课”

作者:任素梅 刘丹青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任素梅 通讯员 刘丹青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眼前的滚滚长江,见证了先辈们的奉献!”日前,在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曼为全院思政课教师讲述了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光荣历史。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近日,该校全体思政课教师走出校园,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沉浸式”备课。

  “我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此次‘沉浸式’实景备课是学校创新思政课堂、推进思政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宗明表示,长江见证了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我们身边生动且丰富的教学资源。思政课教师只有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才能为青年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集体备课第二站,教师们来到南京长江大桥公园。“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现代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在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大桥的建成为所有中国人提了一把劲,因此被称为‘争气桥’。”南京中医药大学道德与法律教研室教师邹苏介绍道。

  “以往的备课是‘抽象理论式’的,这次把备课放在实景中,进行‘生动实践式’备课,丰富了课堂,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研室教师宗刚说。

  作为一名思政教育一线的“新兵”,教师王皓对此次集体备课感触颇深,“‘沉浸式’的实景备课,将历史与当下、课本与现实融为一体。将来,我把学生们带到这样的场景中,他们也会和我一样接受到一次精神洗礼”。

  “思政教师想把理论讲彻底、讲通透,真正触及学生心灵,就要讲得有感情、有温度。”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刘晓表示,该校将继续探索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建设的创新举措,“要做‘好先生’,先做‘好学生’”。

责任编辑:陈路

“我在长江边备课”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任素梅 通讯员 刘丹青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眼前的滚滚长江,见证了先辈们的奉献!”日前,在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曼为全院思政课教师讲述了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光荣历史。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近日,该校全体思政课教师走出校园,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沉浸式”备课。

  “我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此次‘沉浸式’实景备课是学校创新思政课堂、推进思政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宗明表示,长江见证了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我们身边生动且丰富的教学资源。思政课教师只有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才能为青年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集体备课第二站,教师们来到南京长江大桥公园。“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现代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在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大桥的建成为所有中国人提了一把劲,因此被称为‘争气桥’。”南京中医药大学道德与法律教研室教师邹苏介绍道。

  “以往的备课是‘抽象理论式’的,这次把备课放在实景中,进行‘生动实践式’备课,丰富了课堂,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研室教师宗刚说。

  作为一名思政教育一线的“新兵”,教师王皓对此次集体备课感触颇深,“‘沉浸式’的实景备课,将历史与当下、课本与现实融为一体。将来,我把学生们带到这样的场景中,他们也会和我一样接受到一次精神洗礼”。

  “思政教师想把理论讲彻底、讲通透,真正触及学生心灵,就要讲得有感情、有温度。”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刘晓表示,该校将继续探索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建设的创新举措,“要做‘好先生’,先做‘好学生’”。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