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场景革命”,改变未来的学习

作者:王小亮 发布时间:2020-11-2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亮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教育装备的关键支撑。站在新的起点,我省教育装备事业如何发展?11月24日,教育部及省内外专家齐聚南通,参加第六期全省教育装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培训活动,共同探寻新时代教育装备创新发展之路。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参加活动,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金泉出席并讲话。

  回顾——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智力引擎”

  “我省教育现代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离不开教育装备的支撑。”李金泉在讲话中说,从2013年以来,我省每年开展基础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试点应用项目工作,组织专家遴选技术性能优异、贴近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新装备,引导和推动市、县(市、区)、学校广泛开展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试点应用,提升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水平。与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合开展新装备教学应用实证性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试点应用的成效,有力推动我省“标准+特色”教育装备发展,为加强学校管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提供了有力支持和重要保障。

  “十三五”以来,全省教育装备工作坚持教育装备均衡发展,严格按照标准配备,提升区域教育装备配备整体水平,采取措施补齐短板,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装备配备差距;坚持服务教育教学需要,突出教育装备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努力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新型教育环境;坚持协同推进装备工作,统筹协调基教、督导、教研、电教等部门,将装备工作有机融合到教育教学中,系统推进教育装备建设、配备、管理、研究和培训等工作。

  “教育改革创新进入新阶段,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主任沈本领说,目前我省共举办了六期教育装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培训班,邀请省内外教育装备专家、教授和教育部门领导作报告,推动教育装备人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认识,相互学习和借鉴,努力掌握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装备管理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手段,全面提升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力。

  融合——形成新的发展驱动力

  在信息化异军突起的今天,教育装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曹志祥在讲座中提出,教育装备要姓“教”,通过融合路径,最终作用于学生发展成长。他说,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教育装备要与课程相融合,打破传统教育理念,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组织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推动教育装备的课程化、现代化、集成化、产业化,真正把课程和装备结合起来,实现“政、产、学、研、用”五位整合,形成新的教育发展驱动力。

  近年来,苏州市把教育装备工作作为教育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提出“建设高标准、管理讲规范、使用求效益”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管理和应用水平,努力构建教育装备建设新质态;南京市依托“教育部实验研究中心”,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企业、中小学等构建“协同、集成、辐射”装备研究模式,为全市所有农村教学点建设“多功能学科专用室”,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智慧社会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才能构建起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邓中材说,某些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运用数字化实验后,这些就能迎刃而解,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教书装备处主任杨志俊表示,教育装备是实验教学的有效载体,二者的融合程度关系到教育的最终效益和人才的培养质量,没有教育装备,实验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为此,南通结合教育部提出的“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新要求,积极探索“互联网+”方式进行实验技能操作考试,不断提高实验考查的实施水平和组织效率。

  创新——技术赋能学生核心素养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提出“场景革命”的概念。他说,“场景”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将重构人与时间、人与空间、人与技术的连接关系,将学习场景融入空间,打破工厂车间式教室设计,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当技术提高了场景效能,学生就能从低频学习走向高频学习。推动‘场景革命’,并不是孤立地谈技术,也不是单纯地配装备,而是将学校文化、空间、课程、社区有机融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近年来,淮安市积极推行“标准+特色”教育装备发展模式,鼓励装备建设创新,因地、因校制宜打造特色装备亮点,始终把个性化的装备建设放在首位,根据各校装备实际,彰显办学特色。目前,该市数学实验室、理科数字化实验室、机器人比特实验室、创客空间等一批专用教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技术赋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培训专家、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竺建伟表示,学习空间的重构,不仅是对“硬”环境的改造、升级,更要注重研究学校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的重构,着力强化学校课程体系、教师专业素养、新型师生关系等软环境建设。

  未来我省将如何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记者了解到,我省将通过构建现代化实验教学体系,实现基本实验开出率达100%、拓展性实验每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等总体目标。

责任编辑:陈路

“场景革命”,改变未来的学习
——来自第六期全省教育装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培训会议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0-11-2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亮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教育装备的关键支撑。站在新的起点,我省教育装备事业如何发展?11月24日,教育部及省内外专家齐聚南通,参加第六期全省教育装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培训活动,共同探寻新时代教育装备创新发展之路。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参加活动,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金泉出席并讲话。

  回顾——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智力引擎”

  “我省教育现代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离不开教育装备的支撑。”李金泉在讲话中说,从2013年以来,我省每年开展基础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试点应用项目工作,组织专家遴选技术性能优异、贴近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新装备,引导和推动市、县(市、区)、学校广泛开展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试点应用,提升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水平。与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合开展新装备教学应用实证性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试点应用的成效,有力推动我省“标准+特色”教育装备发展,为加强学校管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提供了有力支持和重要保障。

  “十三五”以来,全省教育装备工作坚持教育装备均衡发展,严格按照标准配备,提升区域教育装备配备整体水平,采取措施补齐短板,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装备配备差距;坚持服务教育教学需要,突出教育装备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努力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新型教育环境;坚持协同推进装备工作,统筹协调基教、督导、教研、电教等部门,将装备工作有机融合到教育教学中,系统推进教育装备建设、配备、管理、研究和培训等工作。

  “教育改革创新进入新阶段,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主任沈本领说,目前我省共举办了六期教育装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培训班,邀请省内外教育装备专家、教授和教育部门领导作报告,推动教育装备人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认识,相互学习和借鉴,努力掌握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装备管理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手段,全面提升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力。

  融合——形成新的发展驱动力

  在信息化异军突起的今天,教育装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曹志祥在讲座中提出,教育装备要姓“教”,通过融合路径,最终作用于学生发展成长。他说,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教育装备要与课程相融合,打破传统教育理念,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组织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推动教育装备的课程化、现代化、集成化、产业化,真正把课程和装备结合起来,实现“政、产、学、研、用”五位整合,形成新的教育发展驱动力。

  近年来,苏州市把教育装备工作作为教育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提出“建设高标准、管理讲规范、使用求效益”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管理和应用水平,努力构建教育装备建设新质态;南京市依托“教育部实验研究中心”,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企业、中小学等构建“协同、集成、辐射”装备研究模式,为全市所有农村教学点建设“多功能学科专用室”,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智慧社会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才能构建起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邓中材说,某些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运用数字化实验后,这些就能迎刃而解,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教书装备处主任杨志俊表示,教育装备是实验教学的有效载体,二者的融合程度关系到教育的最终效益和人才的培养质量,没有教育装备,实验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为此,南通结合教育部提出的“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新要求,积极探索“互联网+”方式进行实验技能操作考试,不断提高实验考查的实施水平和组织效率。

  创新——技术赋能学生核心素养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提出“场景革命”的概念。他说,“场景”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将重构人与时间、人与空间、人与技术的连接关系,将学习场景融入空间,打破工厂车间式教室设计,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当技术提高了场景效能,学生就能从低频学习走向高频学习。推动‘场景革命’,并不是孤立地谈技术,也不是单纯地配装备,而是将学校文化、空间、课程、社区有机融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近年来,淮安市积极推行“标准+特色”教育装备发展模式,鼓励装备建设创新,因地、因校制宜打造特色装备亮点,始终把个性化的装备建设放在首位,根据各校装备实际,彰显办学特色。目前,该市数学实验室、理科数字化实验室、机器人比特实验室、创客空间等一批专用教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技术赋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培训专家、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竺建伟表示,学习空间的重构,不仅是对“硬”环境的改造、升级,更要注重研究学校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的重构,着力强化学校课程体系、教师专业素养、新型师生关系等软环境建设。

  未来我省将如何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记者了解到,我省将通过构建现代化实验教学体系,实现基本实验开出率达100%、拓展性实验每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等总体目标。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