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在重要历史交汇期把握新时代江苏教育发展走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11 来源: 江苏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接受了新华网专访,就江苏的教育改革发展与网友们进行探讨。

  主持人:今年您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葛道凯:今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就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要求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接地气、暖民心,突出展示了“十三五”期间及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高度褒扬了全国教育战线在大战大考中的精神风貌,并勾勒了“十四五”及2021年教育发展的全景图,要求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的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教育工作的部署,我体会可以概括成三句话。

  第一句,推动教育发展提质扩容,指向更新、引领更强。“提质”的关键正如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报告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等。“扩容”主要表现在涉及教育发展的关键指标上。比如,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等。提质扩容体现了内涵与外延的有机统一、有效融合。

  第二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方向更明、机制更活。总书记强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报告在引领高校科技创新方面,要求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等新举措。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等。

  第三句,促进教育公平要迈出更大步伐,目标更实、力度更大。围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报告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改善教育民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总书记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思路、划出了重点,江苏教育将结合自身实际,对标最新要求,把工作部署落实在五个“聚焦”上。一是聚焦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二是聚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三是聚焦教育评价改革落地见效。四是聚焦谋划 “十四五”教育发展。五是聚焦民生的关键改革攻坚。通过这些工作致力开好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主持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望过去五年的历程,请您简单说说江苏教育交出了一份怎么样的“成绩单”?

  葛道凯:回顾过去的五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教育战线不懈奋斗,江苏教育站上了历史新起点,正在从世界中上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江苏教育的发展规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前列,可以说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大事,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难题,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绩,这里我想用“六个新”和一些关键性数据向网友们做一个简短的报告。

  进展一,教育现代化建设实现新跨越。“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实施原则和重点任务。2019年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得分达87.8分,教育现代化走在前列。

  进展二,基础教育攻坚克难迈出决定性新步伐。学前教育新增1655所幼儿园,普惠园覆盖率达90.6%;义务教育历史性消除超大班额和大班额,疑似辍学动态清零;高中教育资源建设快速推进,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平稳实施。

  进展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站上新台阶。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职业教育本科得到确立,办学规范化持续加强,质量水平领跑前行。

  进展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式新发展。比如,15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比“十二五”时期的985和211建设高校数增加6所,入选高校总数居全国第二,其中入选的省属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十三五”时期,全省30所高校165个学科进入ESI前1%,机构数和学科数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其中,学科数较“十二五”末增加了86个,实现了翻番式增长。12所高校20个学科进入ESI前1‰,机构数与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其中,学科数较“十二五”末增加了16个,增长了4倍。

  进展五,条件保障得到新改善。“十三五”时期,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5万亿元,其中财政性投入1.2万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1.63倍和1.67倍,经费投入总量位居全国第二。

  进展六,服务发展再攀新高度。坚持有为√换有位↘,有位↘更有为√。“十三五”期间,累计培养270.8万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其中本科及以上154.9万,省内就业创业比例超过77%。高校科技成果获各类奖项数量跃居全国第一。高校贡献了全省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22所学校入围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百校榜”。

  我们体会,“十三五”期间取得的这些成绩,为“十四五”期间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持人:听了您刚刚的总结,我确实感受到了江苏教育在“十三五”期间的努力和成绩。在您看来,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新起点,作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羊”,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又能描绘出怎样的发展蓝图呢?

  葛道凯:“十四五”时期,江苏教育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从国际发展大势看,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逐步显现,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教育也因国际环境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95万美元,正处于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但科教人才资源较为丰富。从人民群众的需求看,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更受关注,教育需求多样化日趋显现,“十四五”时期,江苏学龄人口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趋势,各级各类教育增量需求巨大和存量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为了应对新挑战,保质保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江苏将把握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五个“基调”。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始终坚持优先发展,三是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四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五是始终坚持系统思维。要强化“一盘棋”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综合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更好发挥地方、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相统一。

  面对新发展阶段,我想用五个“更加”来概括江苏教育的发展追求。

  追求一,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体系是基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左右,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

  追求二,供给方式更加多样。多样是选择的前提,适合是选择的结果。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逐步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通道成才的“立交桥”,发展适合的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追求三,公平底线更加牢固。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关爱弱势群体,健全发展型资助政策体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追求四,发展活力更加迸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健全完善教育标准、监管、评价、督导、投入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基础性制度,推动教育运行更有活力、更富效率。

  追求五,服务成效更加凸显。充分发挥高校创新源、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大力推动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为紧密,与现代产业结构融合更有深度,更好地践行“四个服务”使命和责任。

  主持人:在刚刚的构想中,您提到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等关键词,结合建党10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江苏将如何推进教育领域相关重点工作呢?

  葛道凯:建党100周年是今年的一件大事,江苏教育系统将以此为契机,聚焦党的政治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筑牢广大干部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同时,大力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发挥统战群团凝心聚力作用。

  将以“知史爱党 铸魂育人”为主题,组织开展四项工作。

  工作一,学字当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部署全省高校广泛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专题宣讲、理论研讨、知识竞赛、座谈交流等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

  工作二,教学互进。开展理论研讨,结合实际进行理论阐释。发挥思政金课的示范作用,组织高校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示范课专题巡讲。开展江苏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展示活动和大学生微视频展示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听同龄人讲思政课中,激发共情共鸣,营造高品质的口碑传播效应。

  工作三,用活载体。充分用好江苏大地孕育的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渡江战役精神、抗疫精神等特色资源,组织教育、实践、展演活动。广泛邀请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抗疫英雄、最美人物等新时代先进人物讲述他们的先锋故事。利用升国旗、入团、入党等重要仪式,以及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重要契机进行主题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工作四,典型引领。充分展示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与先进党组织,在全省教育系统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案例等。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和鼓励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开创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主持人:听了您的分析和构想,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真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教育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事大事,老百姓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还要看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没有解决好。请您谈谈江苏当前面临着哪些具体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咱们教育系统又是怎么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葛道凯:的确,教育是民生之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教育指明了方向。结合江苏教育发展实际,就几个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介绍一下我们做的相关工作。

  第一件事,就是公民办同招。去年3月份,我们对外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全面实行“公民同招”,公办民办学校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8月,政策平稳落地,全省义务教育的6171所公办学校和592所民办学校,近190万学生总体实现了公民同招、免试入学。与此同步,省、市两级阳光招生平台全面投入使用,报名信息、录取信息、招生计划数、电脑派位计划数等数据在平台上一目了然,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择校热”得到明显缓解。今年,我们将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公民同招”,特别是部分重点地区、重点学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经得起人民群众检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件是老百姓特别关注的事儿,就是课后服务。近年来,江苏积极破解“放学早、接送难”矛盾和课后看护难题,完善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全力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比如,从去年春季学期起,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苏北地区的市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的30%、年生均300元的补助标准,以及财政综合保障能力分类分档对应比例予以补助,年安排1.91亿元。可以说,效果很好,去年全省开展课后服务的小学、初中分别达到3304所、1116所,占学校总数的80%、51%,260多万中小学生从中受益,中央领导充分肯定,全社会普遍好评。今年,我们要再接再厉,在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把课后服务打造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民心工程。

  第三件事,是扶困助学工作。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这些年江苏坚持以信息化驱动精准化,着力打造“智慧资助”的江苏样板。通过建设学生资助申请平台,进一步完善相关信息库建设,精准掌握了学生的资助需求和实际受助情况,让数据成为学生资助的“显微镜”“望远镜”。我们开发完成的“学生资助申请平台”,实现学生资助的全过程信用管理,去年秋季在全省高中阶段和本专科院校推广应用,有41.82万名学生在线提交申请,实现了学生从“少跑腿”到“不跑腿”。通过关注江苏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学生不到5分钟就能完成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下一步,我们还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指标体系,优化申请与认定模式,实现学生资助精准化、人性化、智能化。

  主持人:的确,您介绍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现在家长、社会特别关心的,如果能解决的好,老百姓对教育必定越来越信任。那么同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内涵建设也是关键内容,在这一方面,江苏有哪些发展构想呢?

  葛道凯:主持人说得很对,“十四五”时期,是实现建党百年目标后,乘势而上,向建国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新目标、新征程要求江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具体来说有三个重点。

  一是打造高质量基础教育。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补齐农村地区和城镇配套小区的学前教育短板。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和集团化办学,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实施普通高中资源建设行动计划,建设一批省三星级以上高中和高品质示范高中,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高水平完成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等改革任务。

  二是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一方面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和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和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另一方面坚持德技并重、五育并举,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规格和品质。还有就是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以职业学校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两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以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向技能培训、向国际合作“双拓展”的发展新格局。

  三是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其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南京都市圈等国家战略,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技术技能型高职院校。其二是提高培养质量。坚持“五育并举”,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其三是调整学科结构。推动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协调发展、特色发展,打造具有高峰地位的优势特色学科和一流专业,培育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其四是健全科研制度。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省委省政府“科技改革30条政策”在高校落细落实,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当然了,我们还要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快制订江苏实施方案,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大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主持人: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支撑,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今年开启,“服务新发展格局”必定是教育的一件大事。在您看来,教育要如何主动发力,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呢?

  葛道凯: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苏教育系统将聚焦提升贡献力,对标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的目标任务,用好改革和创新两大引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

  一要强化人才支持。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新发展格局,基础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通过发展素质教育和“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人人、面向市场、面向终身,深化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等教育要面向我国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和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进一步巩固学科优势,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

  二要强化智力支撑。面向“十四五”,加大海内外顶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健全促进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形成以杰出领军人才为引领,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努力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方面有更大突破。

  三要强化科研创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在关键领域产出一批可以领跑或者并跑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构建一批与江苏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创新载体,推动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同频共振,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江苏转化和产业化。

  四要强化服务决策。结合实践来看,江苏之所以有很多工作能够走在全国前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发挥高校服务决策咨询的智囊团作用。面向“十四五”,我们要深化高校智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一批党委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智库,推动更多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向决策咨询转化,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不断开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来源:新华网
  微信编辑:陈思洋

责任编辑:陈路

在重要历史交汇期把握新时代江苏教育发展走向
发布时间:2021-03-11   
来       源:江苏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接受了新华网专访,就江苏的教育改革发展与网友们进行探讨。

  主持人:今年您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葛道凯:今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就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要求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接地气、暖民心,突出展示了“十三五”期间及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高度褒扬了全国教育战线在大战大考中的精神风貌,并勾勒了“十四五”及2021年教育发展的全景图,要求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的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教育工作的部署,我体会可以概括成三句话。

  第一句,推动教育发展提质扩容,指向更新、引领更强。“提质”的关键正如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报告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等。“扩容”主要表现在涉及教育发展的关键指标上。比如,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等。提质扩容体现了内涵与外延的有机统一、有效融合。

  第二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方向更明、机制更活。总书记强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报告在引领高校科技创新方面,要求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等新举措。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等。

  第三句,促进教育公平要迈出更大步伐,目标更实、力度更大。围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报告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改善教育民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总书记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思路、划出了重点,江苏教育将结合自身实际,对标最新要求,把工作部署落实在五个“聚焦”上。一是聚焦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二是聚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三是聚焦教育评价改革落地见效。四是聚焦谋划 “十四五”教育发展。五是聚焦民生的关键改革攻坚。通过这些工作致力开好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主持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望过去五年的历程,请您简单说说江苏教育交出了一份怎么样的“成绩单”?

  葛道凯:回顾过去的五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教育战线不懈奋斗,江苏教育站上了历史新起点,正在从世界中上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江苏教育的发展规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前列,可以说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大事,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难题,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绩,这里我想用“六个新”和一些关键性数据向网友们做一个简短的报告。

  进展一,教育现代化建设实现新跨越。“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实施原则和重点任务。2019年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得分达87.8分,教育现代化走在前列。

  进展二,基础教育攻坚克难迈出决定性新步伐。学前教育新增1655所幼儿园,普惠园覆盖率达90.6%;义务教育历史性消除超大班额和大班额,疑似辍学动态清零;高中教育资源建设快速推进,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平稳实施。

  进展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站上新台阶。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职业教育本科得到确立,办学规范化持续加强,质量水平领跑前行。

  进展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式新发展。比如,15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比“十二五”时期的985和211建设高校数增加6所,入选高校总数居全国第二,其中入选的省属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十三五”时期,全省30所高校165个学科进入ESI前1%,机构数和学科数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其中,学科数较“十二五”末增加了86个,实现了翻番式增长。12所高校20个学科进入ESI前1‰,机构数与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其中,学科数较“十二五”末增加了16个,增长了4倍。

  进展五,条件保障得到新改善。“十三五”时期,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5万亿元,其中财政性投入1.2万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1.63倍和1.67倍,经费投入总量位居全国第二。

  进展六,服务发展再攀新高度。坚持有为√换有位↘,有位↘更有为√。“十三五”期间,累计培养270.8万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其中本科及以上154.9万,省内就业创业比例超过77%。高校科技成果获各类奖项数量跃居全国第一。高校贡献了全省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22所学校入围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百校榜”。

  我们体会,“十三五”期间取得的这些成绩,为“十四五”期间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持人:听了您刚刚的总结,我确实感受到了江苏教育在“十三五”期间的努力和成绩。在您看来,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新起点,作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羊”,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又能描绘出怎样的发展蓝图呢?

  葛道凯:“十四五”时期,江苏教育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从国际发展大势看,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逐步显现,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教育也因国际环境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95万美元,正处于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但科教人才资源较为丰富。从人民群众的需求看,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更受关注,教育需求多样化日趋显现,“十四五”时期,江苏学龄人口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趋势,各级各类教育增量需求巨大和存量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为了应对新挑战,保质保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江苏将把握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五个“基调”。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始终坚持优先发展,三是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四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五是始终坚持系统思维。要强化“一盘棋”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综合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更好发挥地方、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相统一。

  面对新发展阶段,我想用五个“更加”来概括江苏教育的发展追求。

  追求一,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体系是基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左右,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

  追求二,供给方式更加多样。多样是选择的前提,适合是选择的结果。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逐步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通道成才的“立交桥”,发展适合的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追求三,公平底线更加牢固。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关爱弱势群体,健全发展型资助政策体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追求四,发展活力更加迸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健全完善教育标准、监管、评价、督导、投入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基础性制度,推动教育运行更有活力、更富效率。

  追求五,服务成效更加凸显。充分发挥高校创新源、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大力推动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为紧密,与现代产业结构融合更有深度,更好地践行“四个服务”使命和责任。

  主持人:在刚刚的构想中,您提到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等关键词,结合建党10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江苏将如何推进教育领域相关重点工作呢?

  葛道凯:建党100周年是今年的一件大事,江苏教育系统将以此为契机,聚焦党的政治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筑牢广大干部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同时,大力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发挥统战群团凝心聚力作用。

  将以“知史爱党 铸魂育人”为主题,组织开展四项工作。

  工作一,学字当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部署全省高校广泛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专题宣讲、理论研讨、知识竞赛、座谈交流等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

  工作二,教学互进。开展理论研讨,结合实际进行理论阐释。发挥思政金课的示范作用,组织高校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示范课专题巡讲。开展江苏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展示活动和大学生微视频展示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听同龄人讲思政课中,激发共情共鸣,营造高品质的口碑传播效应。

  工作三,用活载体。充分用好江苏大地孕育的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渡江战役精神、抗疫精神等特色资源,组织教育、实践、展演活动。广泛邀请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抗疫英雄、最美人物等新时代先进人物讲述他们的先锋故事。利用升国旗、入团、入党等重要仪式,以及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重要契机进行主题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工作四,典型引领。充分展示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与先进党组织,在全省教育系统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案例等。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和鼓励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开创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主持人:听了您的分析和构想,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真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教育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事大事,老百姓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还要看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没有解决好。请您谈谈江苏当前面临着哪些具体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咱们教育系统又是怎么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葛道凯:的确,教育是民生之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教育指明了方向。结合江苏教育发展实际,就几个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介绍一下我们做的相关工作。

  第一件事,就是公民办同招。去年3月份,我们对外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全面实行“公民同招”,公办民办学校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8月,政策平稳落地,全省义务教育的6171所公办学校和592所民办学校,近190万学生总体实现了公民同招、免试入学。与此同步,省、市两级阳光招生平台全面投入使用,报名信息、录取信息、招生计划数、电脑派位计划数等数据在平台上一目了然,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择校热”得到明显缓解。今年,我们将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公民同招”,特别是部分重点地区、重点学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经得起人民群众检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件是老百姓特别关注的事儿,就是课后服务。近年来,江苏积极破解“放学早、接送难”矛盾和课后看护难题,完善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全力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比如,从去年春季学期起,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苏北地区的市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的30%、年生均300元的补助标准,以及财政综合保障能力分类分档对应比例予以补助,年安排1.91亿元。可以说,效果很好,去年全省开展课后服务的小学、初中分别达到3304所、1116所,占学校总数的80%、51%,260多万中小学生从中受益,中央领导充分肯定,全社会普遍好评。今年,我们要再接再厉,在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把课后服务打造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民心工程。

  第三件事,是扶困助学工作。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这些年江苏坚持以信息化驱动精准化,着力打造“智慧资助”的江苏样板。通过建设学生资助申请平台,进一步完善相关信息库建设,精准掌握了学生的资助需求和实际受助情况,让数据成为学生资助的“显微镜”“望远镜”。我们开发完成的“学生资助申请平台”,实现学生资助的全过程信用管理,去年秋季在全省高中阶段和本专科院校推广应用,有41.82万名学生在线提交申请,实现了学生从“少跑腿”到“不跑腿”。通过关注江苏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学生不到5分钟就能完成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下一步,我们还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指标体系,优化申请与认定模式,实现学生资助精准化、人性化、智能化。

  主持人:的确,您介绍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现在家长、社会特别关心的,如果能解决的好,老百姓对教育必定越来越信任。那么同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内涵建设也是关键内容,在这一方面,江苏有哪些发展构想呢?

  葛道凯:主持人说得很对,“十四五”时期,是实现建党百年目标后,乘势而上,向建国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新目标、新征程要求江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具体来说有三个重点。

  一是打造高质量基础教育。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补齐农村地区和城镇配套小区的学前教育短板。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和集团化办学,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实施普通高中资源建设行动计划,建设一批省三星级以上高中和高品质示范高中,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高水平完成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等改革任务。

  二是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一方面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和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和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另一方面坚持德技并重、五育并举,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规格和品质。还有就是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以职业学校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两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以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向技能培训、向国际合作“双拓展”的发展新格局。

  三是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其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南京都市圈等国家战略,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技术技能型高职院校。其二是提高培养质量。坚持“五育并举”,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其三是调整学科结构。推动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协调发展、特色发展,打造具有高峰地位的优势特色学科和一流专业,培育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其四是健全科研制度。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省委省政府“科技改革30条政策”在高校落细落实,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当然了,我们还要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快制订江苏实施方案,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大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主持人: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支撑,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今年开启,“服务新发展格局”必定是教育的一件大事。在您看来,教育要如何主动发力,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呢?

  葛道凯: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苏教育系统将聚焦提升贡献力,对标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的目标任务,用好改革和创新两大引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

  一要强化人才支持。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新发展格局,基础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通过发展素质教育和“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人人、面向市场、面向终身,深化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等教育要面向我国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和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进一步巩固学科优势,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

  二要强化智力支撑。面向“十四五”,加大海内外顶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健全促进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形成以杰出领军人才为引领,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努力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方面有更大突破。

  三要强化科研创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在关键领域产出一批可以领跑或者并跑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构建一批与江苏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创新载体,推动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同频共振,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江苏转化和产业化。

  四要强化服务决策。结合实践来看,江苏之所以有很多工作能够走在全国前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发挥高校服务决策咨询的智囊团作用。面向“十四五”,我们要深化高校智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一批党委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智库,推动更多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向决策咨询转化,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不断开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来源:新华网
  微信编辑:陈思洋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