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交出民族团结亮眼“成绩单”

作者:范思思 金雷 李大林 发布时间:2021-08-18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近5年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扎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

交出民族团结亮眼“成绩单”

  ■本报通讯员 范思思 金雷 记者 李大林

  全校17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287人在班级和院系学生会组织担任学生干部;76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148人次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85%的少数民族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61人加入中国共产党;49名少数民族学生应征入伍。

  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的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用5年时间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目前该校共有1729名少数民族学生,涵盖布依族、壮族等36个民族,占学生总数的11.93%。“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我们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积极创造各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条件,促进各族学生相互融合。”该校党委书记刘江船说。

  同梦同筑,团结友爱一家亲

  “我是穿青人,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2014年,穿青族首次写进身份证上民族一栏。我们宿舍4个人来自汉族、藏族、回族,相处都特别好,一起上课、一起去食堂吃饭,课余时间还会一起去看海爬山,我们是一家人。”广告19班学生卢雨说。

  连职院一直秉承平等理念,实行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混合用餐”的管理模式,所有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共同进步。

  樊巧云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6月2日,在她组织的‘建党百年·党史小课堂’学习活动中,微机20(4)班学生旺庆扎巴代表小组做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汇报,在大家鼓励下,他用普通话介绍家乡的巨变,讲述党和国家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和对西藏群众的关怀。“我一直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园说普通话,加强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交往、交流,形成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互学互助的氛围。”樊巧云说。

  该校还积极拓展育人途径,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近年来,该校先后有百余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市民族文艺汇演及民族团结共建校地联谊活动,彰显了各民族青年人的崭新风貌,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在学校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现场,藏族学生拉巴旺姆以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献上对党的衷心祝福。“这首歌,我们藏族孩子从小就爱唱,感恩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拉巴旺姆说。

  同力同为,全程关爱暖人心

  “3872.85公里”,这是藏族学生扎西玉珍参加学校感恩主题演讲比赛的题目,也是西藏到连云港的距离。“从雪域高原到连云港求学,我从没忘记那高高的雪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的亲人。”扎西玉珍的演讲触动了现场所有人。

  比赛结束后,扎西玉珍的班主任曹开英倡议发起“给藏族孩子买一张回家的车票”活动。她的班上有17个藏族学生,其中几个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因为不通车,有个学生从家乡那曲骑摩托车到拉萨要三天三夜,到拉萨后再乘火车到成都,再到连云港。“除去车费519元,她一学期剩下的钱不到1000元,连学费都交不上。作为班主任,我一定要帮他们。”曹开英是农工党连云港市委会连职院支部主任,当她在微信群里介绍了活动和班级学生的情况后,仅半天时间,就收到80多名农工党员的3900多元捐款,解决了6名学生的回家路费。

  假期结束后,曹开英收到了《一封来自西藏那曲市的感谢信》,信中对她的学生尼宗利用假期在那曲一所小学支教的行为予以充分肯定,并衷心感谢学校对巴青县教育事业的支持。曹开英很感动:“得到过爱的人一定懂得给予爱,传递爱。”

  王建平是一名新疆内派教师,2017年和首批维吾尔族学生一起来到连职院。每次寒暑假回新疆,他都会去家访,更多地了解学生。维吾尔族学生西尔艾力说:“王老师知道我父母在外打工,特别关心我的假期生活。”

  为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该校多元协同、多维联动打造“育人共同体”,组建了由学院专职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新疆内派教师和学工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管理队伍,及时掌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全方位、全过程做好贴心的管理服务工作。

  同心同愿,硕果累累香满园

  白族学生王绍诚是无人机拍摄爱好者。谈起在连职院的学习生活,他讲述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2019年入学军训第一天结束后,他在操场用无人机航拍校园。他所在的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许一格看到后,与他聊起航拍知识,还邀请他加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拍摄团队。在老师们引领下,如今王绍诚不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还成了公管院新媒体中心负责人。

  自2016年起,连职院主动承担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指示精神,充分挖掘石榴文化元素,打造“红石榴”育人工程,扎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工作。5年来,该校培养了一批优秀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先后获评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校680名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在各自家乡组织捐款并担任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民族情怀和时代担当。2021年,全校少数民族毕业生432人,其中25人通过专转本考试升入本科学校,97人留在连云港就业,150余人返回家乡顺利就业。

  “今后我校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积极为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连职院校长骆汝九说。

责任编辑:陈路

交出民族团结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1-08-18   
来       源:江苏教育报  

近5年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扎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

交出民族团结亮眼“成绩单”

  ■本报通讯员 范思思 金雷 记者 李大林

  全校17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287人在班级和院系学生会组织担任学生干部;76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148人次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85%的少数民族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61人加入中国共产党;49名少数民族学生应征入伍。

  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的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用5年时间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目前该校共有1729名少数民族学生,涵盖布依族、壮族等36个民族,占学生总数的11.93%。“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我们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积极创造各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条件,促进各族学生相互融合。”该校党委书记刘江船说。

  同梦同筑,团结友爱一家亲

  “我是穿青人,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2014年,穿青族首次写进身份证上民族一栏。我们宿舍4个人来自汉族、藏族、回族,相处都特别好,一起上课、一起去食堂吃饭,课余时间还会一起去看海爬山,我们是一家人。”广告19班学生卢雨说。

  连职院一直秉承平等理念,实行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混合用餐”的管理模式,所有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共同进步。

  樊巧云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6月2日,在她组织的‘建党百年·党史小课堂’学习活动中,微机20(4)班学生旺庆扎巴代表小组做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汇报,在大家鼓励下,他用普通话介绍家乡的巨变,讲述党和国家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和对西藏群众的关怀。“我一直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园说普通话,加强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交往、交流,形成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互学互助的氛围。”樊巧云说。

  该校还积极拓展育人途径,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近年来,该校先后有百余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市民族文艺汇演及民族团结共建校地联谊活动,彰显了各民族青年人的崭新风貌,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在学校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现场,藏族学生拉巴旺姆以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献上对党的衷心祝福。“这首歌,我们藏族孩子从小就爱唱,感恩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拉巴旺姆说。

  同力同为,全程关爱暖人心

  “3872.85公里”,这是藏族学生扎西玉珍参加学校感恩主题演讲比赛的题目,也是西藏到连云港的距离。“从雪域高原到连云港求学,我从没忘记那高高的雪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的亲人。”扎西玉珍的演讲触动了现场所有人。

  比赛结束后,扎西玉珍的班主任曹开英倡议发起“给藏族孩子买一张回家的车票”活动。她的班上有17个藏族学生,其中几个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因为不通车,有个学生从家乡那曲骑摩托车到拉萨要三天三夜,到拉萨后再乘火车到成都,再到连云港。“除去车费519元,她一学期剩下的钱不到1000元,连学费都交不上。作为班主任,我一定要帮他们。”曹开英是农工党连云港市委会连职院支部主任,当她在微信群里介绍了活动和班级学生的情况后,仅半天时间,就收到80多名农工党员的3900多元捐款,解决了6名学生的回家路费。

  假期结束后,曹开英收到了《一封来自西藏那曲市的感谢信》,信中对她的学生尼宗利用假期在那曲一所小学支教的行为予以充分肯定,并衷心感谢学校对巴青县教育事业的支持。曹开英很感动:“得到过爱的人一定懂得给予爱,传递爱。”

  王建平是一名新疆内派教师,2017年和首批维吾尔族学生一起来到连职院。每次寒暑假回新疆,他都会去家访,更多地了解学生。维吾尔族学生西尔艾力说:“王老师知道我父母在外打工,特别关心我的假期生活。”

  为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该校多元协同、多维联动打造“育人共同体”,组建了由学院专职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新疆内派教师和学工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管理队伍,及时掌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全方位、全过程做好贴心的管理服务工作。

  同心同愿,硕果累累香满园

  白族学生王绍诚是无人机拍摄爱好者。谈起在连职院的学习生活,他讲述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2019年入学军训第一天结束后,他在操场用无人机航拍校园。他所在的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许一格看到后,与他聊起航拍知识,还邀请他加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拍摄团队。在老师们引领下,如今王绍诚不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还成了公管院新媒体中心负责人。

  自2016年起,连职院主动承担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指示精神,充分挖掘石榴文化元素,打造“红石榴”育人工程,扎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工作。5年来,该校培养了一批优秀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先后获评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校680名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在各自家乡组织捐款并担任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民族情怀和时代担当。2021年,全校少数民族毕业生432人,其中25人通过专转本考试升入本科学校,97人留在连云港就业,150余人返回家乡顺利就业。

  “今后我校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积极为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连职院校长骆汝九说。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