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动物多样性与动物资源利用研究生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动物多样性与动物资源利用研究生导师团队,以长江中下游及邻近地区独特而丰富的动物多样性为对象,秉持“立德树人、创新为本、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科教、产教深度融合的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已成为国内动物多样性与动物资源利用领域创新科学研究与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团队由11位教授组成,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和江苏省高校共产党员标兵1名。获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和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大众化背景下卓越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各1项。团队共指导研究生386人,其中包括“国家杰青”“青年千人”“国家优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科研英才及行业领军人才,3人获“省优博论文”,5人获“省优硕论文”。 

  团队成员:杨光、徐士霞、杨州、王文、周长发、孙红英、马飞、李斌、任文华、邓成、陈炳耀。 

  【先进事迹】     

  动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很多动物种类正快速地消失或衰退,导致遗传资源不可逆转的丢失,以及无法预料与难以控制的生态后果。正因如此,动物多样性和动物资源利用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下,如何科学地保护与可持续地利用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类和平,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备多学科综合,拥有交叉知识背景,具有全球格局与国际化视野,既善于理论创新又能够服务社会“顶天立地”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是新时代下动物多样性与动物资源利用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迫切新使命。

  南京师范大学“动物多样性与动物资源利用”研究生导师团队,立足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长期以来以服务国家、培养人才为中心,在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创新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和业绩,为我国动物学及相关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团队一直以来潜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担当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团队成员多次获评全国和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奕熙精英教师奖等荣誉称号。团队导师们的一言一行,为学生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巨大帮助。在导师们的精心培养下,涌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等获得者,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践行立德树人、做“四有”好导师。团队带头人杨光教授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将野外科考的实际经验带到课堂,并亲自带领翟飞飞、孙鹏、陈卓等研究生在厦门、雷州湾以及吕四沿海调研,传授观测技巧,授人以渔,时刻强调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经常利用微信等通讯手段,及时了解研究生的科研动态和面临的困难,进行点对点指导,疫情期间他通过视频、电话等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对来自云南大理的2015级博士研究生沐远、巴基斯坦籍2017级博士研究生Aamir Ibrahim和印度籍博士后Christy I.Kanitha,他尊重学生的宗教信仰,在学业和生活上均给予充分关心与帮助,对来自偏远地区基础相对较弱、学习压力偏大的学生,他精心、耐心、细心地进行辅导,对他们的论文更是逐字逐句地指导修改。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团队王文教授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学识和阅历点燃学生对科研的向往。她在水生甲壳动物病害诊断和防治研究中,带领科研团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技成果。王教授待生如子,始终育人第一,工作至上,虽病痛缠身,但教书育人的步伐从未停滞,坚持参与水生动物病害的一线防治工作,亲自带领63位研究生展开野外调查研究以及现场防治工作。王教授精心执教,以身作则,竭心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书籍是传播知识的媒介,教材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团队周长发教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研究教学方法,钻研教材,已出版9本专著和教材。2017级研究生韩娜在周老师的影响下远赴新疆支教半年,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扎根中国大地、传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周老师时常关心她的支教工作和生活,并指导她如何教学,如何与当地师生相处,如何为高考生做心理辅导等。

  实践育人、学以致用,培养栋梁之才。团队陈炳耀副教授是中国“布氏鲸”的发现者,长期从事中国鲸豚的野外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陈老师带领学生走遍中国沿海,鼓励学生挑战传统思维,培养自由探索精神。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陈老师带领研究生吴采雯前往涠洲岛调查布氏鲸,克服重重困难,在岛上隔离49天,很好地诠释了科研奉献精神,也练就了学生不畏艰难的宝贵品格。

  创新为本,培养顶尖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团队一直努力探索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举措。

  鼓励学科交叉,率先开展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团队成员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任文华教授、进化发育生物学专业徐士霞教授、细胞和发育生物学专业邓成教授、生态学专业杨州教授和陈炳耀副教授等,强调将导师个体指导与团队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以研究团队优势组合的方式,各自发挥专业特色,相互取长补短。特别重要的是,通过导师团队的建设,反哺学科建设,形成导师团队、学科水平和研究生培养相互促进的学术共同体和研究生联合指导共同体。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得到迅速提升,20余人获得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的人才称号,近百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省三好学生、校长奖学金、朱敬文特别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特别是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如:Nature Communications,Systematic Biology,PLoSBiology,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

  增强原创意识,培育创新文化。团队将原创性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和科研导向。杨光教授鼓励研究生要敢于,善于,精于做原创科研,要有信心、决心、恒心做一流科学。长期以来,栖于长江的江豚与东亚江豚(海江豚的一种)的形态十分相似,难以区分,被认为是窄脊江豚的两个亚种。杨光教授带领研究生通过大样本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发现长江江豚与海洋江豚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遗传分化,已形成独立的进化支系。这证明了长江江豚不再是窄脊江豚的亚种,而是一个独立的物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受到Nature Asia亮点推荐并被 BBC、《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数十家媒体报道或转载,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国内影响。团队成员徐士霞教授引导汪正飞、田然、孙晓慧等研究生打破学术权威,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学术氛围,通过对仅栖息于长江中下游的白鱀豚遗传多样性评估,发现与其他非濒危物种相当,打破了长期以来普遍认为遗传多样性丧失是引起白鱀豚功能性灭绝的主要原因,大胆提出“人类活动干扰和航道运输的加剧是引起灭绝的主要原因”。在团队导师们营造的这种学术氛围,培养了研究生敏锐而卓越的问题意识和独立的批判精神,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水平跃上新的台阶,在本领域较高影响力的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和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y sciences等杂志上均发表了科研成果。

  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团队坚持每周开一次研讨会,对学生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每两周进行一次文献阅读汇报,追踪国际前沿;每月举行一次学院学术论坛,与其他专业老师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团队导师还不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同行给研究生做报告,让学生能走近专家,并面对面地交流,让专家以亲身经历讲述科研创新的过程,激励学生积极创新。近三年来,团队导师共邀请国内外专家近50人次。团队不断改善硬件设施,搭建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平台、斑马鱼养殖和基因编辑平台、基因工程小鼠基因编辑平台等多个公共科研平台。平台中的仪器设备对研究生免费开放使用,保障研究生创新性研究。团队鼓励研究生走出国门,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创新文化。近年来,共有100余人次参加国内会议,30余人次参加国际会议,与国际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10余人次。

  服务社会,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近年来,团队导师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期许,坚持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是团队所追求和践行的目标。团队带头人杨光教授领着研究生在广西、福建、广东和江苏等沿岸聚焦于濒危鲸豚类(如中华白海豚、布氏鲸和江豚)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等多层次的研究和保护,为促进濒危鲸豚类的保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奉献青春20余载。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媒体多次报道与转载,其中“全国唯一沿岸大型鲸群全景视频首发”在“学习强国”平台的浏览量超千万。南京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在市中心即可观察到野生长江江豚的地区,杨光教授多次在媒体呼吁市民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实施江豚保护,发起成立“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并任会长,积极在高校和中小学中建立江豚保护志愿者工作站。杨教授以“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为抓手组织研究生、本科生走进中小学校、社区,走上街头开展江豚保护宣传,让公众了解长江的“微笑精灵”,号召南京市民加入维护沿江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带领市民及中学学生实地探访江豚保护区,组织江豚主题摄影展、绘画艺术展,江豚公益跑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在南京市民中逐步营造出了参与长江江豚大保护的良好氛围。

  团队成员王文教授,长期从事水生甲壳动物病害诊断和防治研究,她带领科研团队和研究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在防治河蟹“颤抖病”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和高效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推动江河蟹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团队成员杨州教授、徐士霞教授以及孙红英教授均将专业知识融入到太湖水域污染治理、经济鱼类遗传育种以及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等工作中。

  研究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与社会也赋予了他们崇高的社会责任。培养研究生服务社会的意识,让他们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课题。团队多年来一直践行“导师引领、服务社会、学用结合”模式,在江苏南通、吕四、扬中等周边地区建立了5个产学研实习基地,培养纪合意、孙晓慧、王慧等22位创新人才分别到南京、杨州、盐城、浙江舟山和山东威海等科技、农业、林业相关部门挂职或就业。150余位研究生到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山西省等全国各个中小学和高中从教,服务社会。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