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大家论道

让童年生活自然延伸

作者:蒋红军 发布时间:2020-10-23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核心阅读】 让儿童站在学校中央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立场。学校的中央在哪里?课程、课堂、活动……一切基于学校发生的人和事都必须以儿童的视角和立场去关注、关怀。说到底,儿童生活便是学校教育的理想追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其行动轨迹应该是螺旋递进的。小学教育作为幼儿、儿童、少年的承启阶段,对儿童的人格与精神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幼儿的天真到儿童的本真、从儿童的本真到少年的本色都需要小学教育的有力推动。因此,构建自然无形的“童年生活”对儿童的阶段性跨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区域小学教育领头雁的丹阳市实验小学,我们从儿童生长的特点出发,建构了“自然延伸”的“小幼衔接”办学范式,遵循儿童成长的“身心惯性”,让“童年生活有趣、有味、有法”。

让童年生活自然延伸

■蒋红军

  基于“童年是什么”问题的价值追求

  儿童走向中心,这是卢梭教育思想的精髓;童心主义思想,这是以老子、孟子、王阳明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中西教育思想的异曲同工证明了儿童在人生当中的地位。儿童在本质上是个自由者和探索者,处在发展中的儿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构成了“童心”。然而,我们成人始终在以定性的标准去要求儿童,在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其实,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持续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断层,我们总认为是幼儿园造成的,如何适应小学的生活与学习应该是幼儿园大班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可反思小学课程实施,我们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所有的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基本一致,这样整体划一的安排恰恰暴露了小学教育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失衡,缺少了对每个年龄段儿童特点的认知与了解,偏离了儿童发展的轨道。因此,遵循儿童发展进程中的“自由与探索”本质,便是对童年的最好定义和价值追求。

  基于“童年干什么”问题的实践探索

  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其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在学习上已经从游戏过程逐渐转变为阅读学习过程、生活上从自由玩耍转变为理性习惯培养。基于这些变化,我们积极对接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入领会幼儿园幼儿发展的5个领域发展目标,尤其是5-6岁儿童学习发展的典型性行为表现,作为低年级课程目标的起点,并对接和落实在一年级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将课程目标、国家核心素养与本校的文化理念相融合,进而提炼出“天性自然、思想自由、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本色儿童”培养目标。

  环境影响儿童的情绪、建立关系的能力以及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尤其是一年级的儿童,一个温馨放松、自然开放、有吸引力的环境可以帮助儿童消除焦虑、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我们将环境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从顶层设计思考整个环境布局。班级环境,以“角”为单位,开发专属孩子们的学习角落,在每个角落摆放各种学习材料,补充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主查阅资料、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的作用。年段环境,以“区”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典型的综合学习主题,提供涂鸦区、多媒体自主学习区、艺术区、阅读区、科学实验区……让孩子们在课间、休闲时间去探索、去体验。校园环境,以“园”为单位,在对整个校园顶层设计时,兼顾一年级学生比重,让他们在校园里找到存在感。我们因地制宜,开辟种植园、运动园、植物园、卡通园……这里的环境便是“校园里的特区”,是孩子们大胆放飞自己想法、结交新朋友、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索的理想场所。

  课程是学校教育力量体现的支撑。我们瞄准学生在幼儿园与小学学习、生活上的不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了以知识能力为目标的单学科统整课程、以兴趣探究为目标的跨学科综合课程、以生活经验为目标的生活指导课程和以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共育课程。在时间安排上凸显“生命的刻度”的“三个阶段”,即顺应期、导应期、呼应期。孩子们刚入学第一周的“顺应期”,我们不开展学科教学,而是顺应孩子们的心智,将认识学校、认识伙伴、认识老师,学会排队、学会如厕、学会用餐等适应性课程作为内容。导应期,指的是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在时间设置上,开始时与幼儿园时间同步,然后上课与活动时间此消彼长,逐步过渡到小学的作息时间。呼应期,是指学生生活需求与学校教学要求之间形成相互照应,不断调适时间及课程安排,让孩子们完全适应小学生活。在实施上,我们构建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的“精彩纷呈的套餐”,比如在探究式互助活动中,以数学学科为例: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儿童对几何知识的学习总是从观察周围的现实世界开始,然后对图形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抽象,形成空间概念,直至学习演绎推理。在角落课上,让学生分一分、滚一滚,进行教材的单元整合、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分类统计思想。在迷你课上,画一画、撘一搭、拼一拼,让学生体会立体实物与平面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数图形,培养学生信息搜集能力,锻炼学生从实物抽象出模型的建构能力。

  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成长,我们就是要让校园成为儿童“自然成长的阶梯”。为此,我们完善了“成长档案”,从入学通知书开始,把班级特色评比的小奖品、喜报、表扬信、证书等,入学仪式、入队仪式、秋游实践、班队活动的照片;小手工、绘画作品以及试卷等作品,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精心制作。我们实施“游园乐考”,把考卷变成乐考卡,把考场布置成游乐园,把学科知识检测变成游园闯关,将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都涵盖其中,并且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和与生活的结合。我们完善了“心理护航”机制,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培训,引导做“高效能”家长;提炼教师用语30条,对教师进行语言培训,学会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专注力训练,上好每一节心理课,全面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2019年5月,在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上,我校作为小学唯一代表介绍了小幼衔接的课程改革。我们编写了《一年级,我们准备好了》系列读本,分别为学生适应性训练教科书、教师手册及家长教育指南。

  基于“童年怎么样”问题的范式反思

  童年是自然的,童年生活是自然的延伸。我们正是借助小幼衔接,让童年生活自然延伸成为可能。小幼衔接实施的改革是以“儿童”为核心,从关注儿童到关注儿童的学,从教儿童到教“儿童学”,让儿童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提升儿童的学习品质,让儿童有带得走的智慧。让教师成为学习者,从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获得身份变化和意义的建构。只有师生都成为学习者,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才会得到解决,童年才能自然延伸。

  在小幼衔接课程中,我们从营造大环境入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三类课程实施之间也是相互联系、融合互通的,依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定,在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中,不断循环,不断向前推动儿童自主学习,推动儿童成长。在衔接的过程中,重心应在儿童,立足“儿童立场”,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儿童的发展衔接,遵循儿童心智发展规律。

  围绕儿童成长路径,我们还应该着力完成6-7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指南,既要衔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情况,又要作为8-12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框架,从目标建构、内容、途径和方法策略上把握,从而达到跨学段的衔接。

  在“小幼衔接让童年生活自然延伸”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校园,而不是“教校”;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课程目标只是目标,不是目的,只有让儿童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关注课程目标的同时,更应关注儿童、研究儿童,研究课程目标下儿童是怎样学习的,是怎样真实学习的;是怎样个性化学习的,而不是标准化、统一化的学习,从而实现让学生的学习看得见。

  (蒋红军,中学高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现任丹阳市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

让童年生活自然延伸
发布时间:2020-10-23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核心阅读】 让儿童站在学校中央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立场。学校的中央在哪里?课程、课堂、活动……一切基于学校发生的人和事都必须以儿童的视角和立场去关注、关怀。说到底,儿童生活便是学校教育的理想追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其行动轨迹应该是螺旋递进的。小学教育作为幼儿、儿童、少年的承启阶段,对儿童的人格与精神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幼儿的天真到儿童的本真、从儿童的本真到少年的本色都需要小学教育的有力推动。因此,构建自然无形的“童年生活”对儿童的阶段性跨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区域小学教育领头雁的丹阳市实验小学,我们从儿童生长的特点出发,建构了“自然延伸”的“小幼衔接”办学范式,遵循儿童成长的“身心惯性”,让“童年生活有趣、有味、有法”。

让童年生活自然延伸

■蒋红军

  基于“童年是什么”问题的价值追求

  儿童走向中心,这是卢梭教育思想的精髓;童心主义思想,这是以老子、孟子、王阳明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中西教育思想的异曲同工证明了儿童在人生当中的地位。儿童在本质上是个自由者和探索者,处在发展中的儿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构成了“童心”。然而,我们成人始终在以定性的标准去要求儿童,在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其实,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持续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断层,我们总认为是幼儿园造成的,如何适应小学的生活与学习应该是幼儿园大班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可反思小学课程实施,我们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所有的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基本一致,这样整体划一的安排恰恰暴露了小学教育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失衡,缺少了对每个年龄段儿童特点的认知与了解,偏离了儿童发展的轨道。因此,遵循儿童发展进程中的“自由与探索”本质,便是对童年的最好定义和价值追求。

  基于“童年干什么”问题的实践探索

  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其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在学习上已经从游戏过程逐渐转变为阅读学习过程、生活上从自由玩耍转变为理性习惯培养。基于这些变化,我们积极对接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入领会幼儿园幼儿发展的5个领域发展目标,尤其是5-6岁儿童学习发展的典型性行为表现,作为低年级课程目标的起点,并对接和落实在一年级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将课程目标、国家核心素养与本校的文化理念相融合,进而提炼出“天性自然、思想自由、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本色儿童”培养目标。

  环境影响儿童的情绪、建立关系的能力以及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尤其是一年级的儿童,一个温馨放松、自然开放、有吸引力的环境可以帮助儿童消除焦虑、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我们将环境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从顶层设计思考整个环境布局。班级环境,以“角”为单位,开发专属孩子们的学习角落,在每个角落摆放各种学习材料,补充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主查阅资料、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的作用。年段环境,以“区”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典型的综合学习主题,提供涂鸦区、多媒体自主学习区、艺术区、阅读区、科学实验区……让孩子们在课间、休闲时间去探索、去体验。校园环境,以“园”为单位,在对整个校园顶层设计时,兼顾一年级学生比重,让他们在校园里找到存在感。我们因地制宜,开辟种植园、运动园、植物园、卡通园……这里的环境便是“校园里的特区”,是孩子们大胆放飞自己想法、结交新朋友、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索的理想场所。

  课程是学校教育力量体现的支撑。我们瞄准学生在幼儿园与小学学习、生活上的不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了以知识能力为目标的单学科统整课程、以兴趣探究为目标的跨学科综合课程、以生活经验为目标的生活指导课程和以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共育课程。在时间安排上凸显“生命的刻度”的“三个阶段”,即顺应期、导应期、呼应期。孩子们刚入学第一周的“顺应期”,我们不开展学科教学,而是顺应孩子们的心智,将认识学校、认识伙伴、认识老师,学会排队、学会如厕、学会用餐等适应性课程作为内容。导应期,指的是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在时间设置上,开始时与幼儿园时间同步,然后上课与活动时间此消彼长,逐步过渡到小学的作息时间。呼应期,是指学生生活需求与学校教学要求之间形成相互照应,不断调适时间及课程安排,让孩子们完全适应小学生活。在实施上,我们构建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的“精彩纷呈的套餐”,比如在探究式互助活动中,以数学学科为例: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儿童对几何知识的学习总是从观察周围的现实世界开始,然后对图形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抽象,形成空间概念,直至学习演绎推理。在角落课上,让学生分一分、滚一滚,进行教材的单元整合、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分类统计思想。在迷你课上,画一画、撘一搭、拼一拼,让学生体会立体实物与平面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数图形,培养学生信息搜集能力,锻炼学生从实物抽象出模型的建构能力。

  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成长,我们就是要让校园成为儿童“自然成长的阶梯”。为此,我们完善了“成长档案”,从入学通知书开始,把班级特色评比的小奖品、喜报、表扬信、证书等,入学仪式、入队仪式、秋游实践、班队活动的照片;小手工、绘画作品以及试卷等作品,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精心制作。我们实施“游园乐考”,把考卷变成乐考卡,把考场布置成游乐园,把学科知识检测变成游园闯关,将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都涵盖其中,并且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和与生活的结合。我们完善了“心理护航”机制,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培训,引导做“高效能”家长;提炼教师用语30条,对教师进行语言培训,学会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专注力训练,上好每一节心理课,全面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2019年5月,在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上,我校作为小学唯一代表介绍了小幼衔接的课程改革。我们编写了《一年级,我们准备好了》系列读本,分别为学生适应性训练教科书、教师手册及家长教育指南。

  基于“童年怎么样”问题的范式反思

  童年是自然的,童年生活是自然的延伸。我们正是借助小幼衔接,让童年生活自然延伸成为可能。小幼衔接实施的改革是以“儿童”为核心,从关注儿童到关注儿童的学,从教儿童到教“儿童学”,让儿童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提升儿童的学习品质,让儿童有带得走的智慧。让教师成为学习者,从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获得身份变化和意义的建构。只有师生都成为学习者,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才会得到解决,童年才能自然延伸。

  在小幼衔接课程中,我们从营造大环境入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三类课程实施之间也是相互联系、融合互通的,依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定,在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中,不断循环,不断向前推动儿童自主学习,推动儿童成长。在衔接的过程中,重心应在儿童,立足“儿童立场”,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儿童的发展衔接,遵循儿童心智发展规律。

  围绕儿童成长路径,我们还应该着力完成6-7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指南,既要衔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情况,又要作为8-12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框架,从目标建构、内容、途径和方法策略上把握,从而达到跨学段的衔接。

  在“小幼衔接让童年生活自然延伸”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校园,而不是“教校”;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课程目标只是目标,不是目的,只有让儿童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关注课程目标的同时,更应关注儿童、研究儿童,研究课程目标下儿童是怎样学习的,是怎样真实学习的;是怎样个性化学习的,而不是标准化、统一化的学习,从而实现让学生的学习看得见。

  (蒋红军,中学高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现任丹阳市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