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为教师成长厚植“良田沃土”

作者:王小亮 李剑 发布时间:2021-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近年来,张家港市加大力度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紧盯教师发展内生力,点燃教师主动成长兴趣点,满足教师成长个性需求——

为教师成长厚植“良田沃土”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亮 本报记者 李剑

  从张家港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到苏州市评优课比赛一等奖,再到江苏省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这几年,张家港市梁丰高级中学数学教师李萍实现了拔节式成长。“有声有色的教研活动、多平台的教学展示,促使我走上专业化的路子,开启了我元气满满的教育生涯。”李萍说。

  翻开这几年张家港教育发展的篇章,“教师发展”始终被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作为新时代首批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张家港市达成“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共识。“我们紧盯教师发展内生力,点燃教师主动成长兴趣点,满足教师成长个性需求,为他们的成长厚植‘良田沃土’,促进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杨志刚说。

  精准施策,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近3年,张家港市累计新招录教师2487人,占全市教师总数的20%。如何让新教师尽快融入岗位角色?记者在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吃草。大家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动物吗?”干净利落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互动,凭借《麻雀》这堂课,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教师潘静怡获得该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这让她对未来的教育生涯充满信心。工作仅一年的年轻教师获此殊荣,这得益于学校实施的“三类导师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生源急速增长,塘桥中心小学的师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年轻教师占比接近40%。“基于这种现状,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保持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校长顾洁说,“因此,我校尝试‘三类导师制’,即学科导师负责把脉课堂,德育导师负责指导班级管理,综合导师参与教师心灵成长,确保每位新教师都能多维度发展。”

  在师资雄厚的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为帮助教师又好又快成长,该校于2018年成立“新青研”平台。青年教师赵晓芳告诉记者,在“新青研”平台上,教学专家通过听课“直击”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并为每一名青年教师开出“药方”。该校校长朱军说,除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还成立了9个非行政项目部,如教学常规检查部、党群服务部、班级常规管理部等,全部由青年教师担任“部长”,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新教师成长步伐,张家港市创新实施新入职青年教师“三年过三关”机制。“我们按照‘教育教学常规关’‘课堂教学关’‘教学技能关’这三‘关’要求,加速提升青年教师的适应能力,很多青年教师在入职后一年内就奠定了发展的良好基础,走上了专业成长的快速路。”杨志刚说。

  名师引领,发挥教师成长“酵母效应”

  “北斗星科学小故事,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这是公众号“北斗星科学工作室”推送的《虾米老师讲故事》,讲述者是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校长夏敏,也是该工作室领衔人。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组建了不同类型的学习型团队,充满挑战的学习,点燃了教师们开展科学教育的激情。同时,“北斗星工作室”也帮助教师们找到了专业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点,工作室多名核心成员在苏州市级评优课、基本功大赛中取得佳绩,2021年两名核心成员还获评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张家港市培养出一大批特点突出、风格优良的优秀教师、名师和名班主任,形成提升教师群体品质的良好“酵母”。“通过团队建设发挥‘酵母’效应,不断提升教师的群体品质,是我们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张家港市教育局副局长钱洁雅说。

  3年前,江苏省初中语文学科发展示范中心落户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借助这一优势,该校在语文学科育人、语文课程校本化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生态语文课堂探索、“东渡语文”网络助学系统、“东渡语文”生态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探索实践,并带动全市32所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工作,一大批教师从中受益。

  目前,张家港市已在全市学校建成25个学科中心组、52个名师工作室、14个学科教学基地和10个挂牌研训基地。同时,针对重点课题、重大研究项目等专题,引导校际间紧密合作,构建科研共同体团队……这些有力举措,让张家港市教师队伍建设由“一枝独秀”变成“花香满园”,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强化交流,盘活城乡教育均衡一盘棋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对张家港教育人而言,这不是口号,而是掷地有声的行动。为盘活城乡教育均衡这盘棋,张家港市真正把教师轮岗交流落到了最实处。

  记者了解到,张家港市充分发挥联盟(集团)化办学优势,建立健全联盟(集团)师资研训、交流互助机制,发挥优质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联盟(集团)内教师专业成长。“目前,我市全面建成5个教育集团和21个学校联盟,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以及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钱洁雅说。

  据介绍,张家港市通过镇区内小范围流动、组团式支教、联盟内共享、赴民办新市民子女学校支教支管等形式,实现教师流动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化。近3年来,张家港市有1641名校长、教师跨校交流,骨干教师交流比例稳定在45%以上。

  港区小学校长施筱芸是该市“支教校长”之一。几年前,她来到新市民子女学校蓝天学校支教。面对教师自身成长动力不足、教科研平台薄弱等诸多难题,施筱芸组织开展教学评优、评先活动,以赛代练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邀请金港小学、港区小学骨干教师上门送教、开展教研活动。目前,蓝天学校已有16名自聘教师成为张家港市市级骨干教师,教师队伍稳定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为进一步激励乡村教师扎根农村、安心从教,张家港市还通过政策倾斜加大其在职称评聘、骨干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该市不断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加大青年教师补充力度,激发乡村教育的青春活力,2021年该市乡村学校新增教师515名,占比超过全市新增教师的50%;加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建立市级乡村教师培育站,连续两年有青年教师入选教育部和省乡村优秀青年培养奖励计划;连续4年开展“守望田园最美教师”评选,选树了一批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优秀教师,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责任编辑:陈路

为教师成长厚植“良田沃土”
发布时间:2021-10-2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小亮 李剑

  近年来,张家港市加大力度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紧盯教师发展内生力,点燃教师主动成长兴趣点,满足教师成长个性需求——

为教师成长厚植“良田沃土”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亮 本报记者 李剑

  从张家港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到苏州市评优课比赛一等奖,再到江苏省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这几年,张家港市梁丰高级中学数学教师李萍实现了拔节式成长。“有声有色的教研活动、多平台的教学展示,促使我走上专业化的路子,开启了我元气满满的教育生涯。”李萍说。

  翻开这几年张家港教育发展的篇章,“教师发展”始终被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作为新时代首批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张家港市达成“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共识。“我们紧盯教师发展内生力,点燃教师主动成长兴趣点,满足教师成长个性需求,为他们的成长厚植‘良田沃土’,促进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杨志刚说。

  精准施策,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近3年,张家港市累计新招录教师2487人,占全市教师总数的20%。如何让新教师尽快融入岗位角色?记者在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吃草。大家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动物吗?”干净利落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互动,凭借《麻雀》这堂课,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教师潘静怡获得该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这让她对未来的教育生涯充满信心。工作仅一年的年轻教师获此殊荣,这得益于学校实施的“三类导师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生源急速增长,塘桥中心小学的师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年轻教师占比接近40%。“基于这种现状,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保持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校长顾洁说,“因此,我校尝试‘三类导师制’,即学科导师负责把脉课堂,德育导师负责指导班级管理,综合导师参与教师心灵成长,确保每位新教师都能多维度发展。”

  在师资雄厚的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为帮助教师又好又快成长,该校于2018年成立“新青研”平台。青年教师赵晓芳告诉记者,在“新青研”平台上,教学专家通过听课“直击”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并为每一名青年教师开出“药方”。该校校长朱军说,除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还成立了9个非行政项目部,如教学常规检查部、党群服务部、班级常规管理部等,全部由青年教师担任“部长”,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新教师成长步伐,张家港市创新实施新入职青年教师“三年过三关”机制。“我们按照‘教育教学常规关’‘课堂教学关’‘教学技能关’这三‘关’要求,加速提升青年教师的适应能力,很多青年教师在入职后一年内就奠定了发展的良好基础,走上了专业成长的快速路。”杨志刚说。

  名师引领,发挥教师成长“酵母效应”

  “北斗星科学小故事,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这是公众号“北斗星科学工作室”推送的《虾米老师讲故事》,讲述者是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校长夏敏,也是该工作室领衔人。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组建了不同类型的学习型团队,充满挑战的学习,点燃了教师们开展科学教育的激情。同时,“北斗星工作室”也帮助教师们找到了专业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点,工作室多名核心成员在苏州市级评优课、基本功大赛中取得佳绩,2021年两名核心成员还获评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张家港市培养出一大批特点突出、风格优良的优秀教师、名师和名班主任,形成提升教师群体品质的良好“酵母”。“通过团队建设发挥‘酵母’效应,不断提升教师的群体品质,是我们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张家港市教育局副局长钱洁雅说。

  3年前,江苏省初中语文学科发展示范中心落户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借助这一优势,该校在语文学科育人、语文课程校本化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生态语文课堂探索、“东渡语文”网络助学系统、“东渡语文”生态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探索实践,并带动全市32所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工作,一大批教师从中受益。

  目前,张家港市已在全市学校建成25个学科中心组、52个名师工作室、14个学科教学基地和10个挂牌研训基地。同时,针对重点课题、重大研究项目等专题,引导校际间紧密合作,构建科研共同体团队……这些有力举措,让张家港市教师队伍建设由“一枝独秀”变成“花香满园”,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强化交流,盘活城乡教育均衡一盘棋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对张家港教育人而言,这不是口号,而是掷地有声的行动。为盘活城乡教育均衡这盘棋,张家港市真正把教师轮岗交流落到了最实处。

  记者了解到,张家港市充分发挥联盟(集团)化办学优势,建立健全联盟(集团)师资研训、交流互助机制,发挥优质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联盟(集团)内教师专业成长。“目前,我市全面建成5个教育集团和21个学校联盟,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以及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钱洁雅说。

  据介绍,张家港市通过镇区内小范围流动、组团式支教、联盟内共享、赴民办新市民子女学校支教支管等形式,实现教师流动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化。近3年来,张家港市有1641名校长、教师跨校交流,骨干教师交流比例稳定在45%以上。

  港区小学校长施筱芸是该市“支教校长”之一。几年前,她来到新市民子女学校蓝天学校支教。面对教师自身成长动力不足、教科研平台薄弱等诸多难题,施筱芸组织开展教学评优、评先活动,以赛代练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邀请金港小学、港区小学骨干教师上门送教、开展教研活动。目前,蓝天学校已有16名自聘教师成为张家港市市级骨干教师,教师队伍稳定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为进一步激励乡村教师扎根农村、安心从教,张家港市还通过政策倾斜加大其在职称评聘、骨干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该市不断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加大青年教师补充力度,激发乡村教育的青春活力,2021年该市乡村学校新增教师515名,占比超过全市新增教师的50%;加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建立市级乡村教师培育站,连续两年有青年教师入选教育部和省乡村优秀青年培养奖励计划;连续4年开展“守望田园最美教师”评选,选树了一批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优秀教师,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