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实施十大行动建强做优教师教育

作者:柯进 王家源 发布时间:2018-03-29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实施十大行动建强做优教师教育

  本报北京3月28日讯(记者 柯进 王家源)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基本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央编办联合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今天发布,从师德教育、培养规格层次、教师资源供给、教师教育模式、师范院校作用5个方面,明确了十大行动,以建强做优教师教育。

  按照《计划》规划,在师德养成教育方面,我国将研制出台在教师培养培训中加强师德教育的文件和师德修养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在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方面,引导支持办好师范类本科专业,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本科层次教师培养力度,按照有关程序办法,适当增加一批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引导鼓励有关高校扩大教育硕士、博士招生规模。同时,办好一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在乡村教师素质提高方面,各地将一方面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通过公费定向培养、到岗退费等多种方式,为乡村小学培养补充全科教师,为乡村初中培养补充“一专多能”教师,加大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力度,并加强县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选拔优秀人才从教是振兴教师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方面,国家将依法保障和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师范专业,将“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并积极推行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高校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

  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我国将启动实施“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遴选认定200门教师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共享。

  未来5年,我国一方面将支持建设一批由地方政府统筹,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密切配合,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职前与职后相互衔接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另一方面将综合考虑区域布局、层次结构、师范生招生规模、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办学水平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发挥高水平、有特色教师教育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教育部等五部门还将通过加大对教师教育师资国内外访学支持力度、推进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共享师资和推进高校与中小学教师、企业人员双向交流等方式,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

  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将在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本专科和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体系的同时,通过建设全国教师教育基本状态数据库、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监测机制、启动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等方式,推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此外,《计划》还明确要求,各地要把振兴教师教育作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将计划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履职尽责,共同为教师教育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和政策环境。同时,要求各地要加强经费保障、开展督导检查,建立教师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督导机制。


    【政策解读】

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培养高素质教师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解读

  教育部等五部门向外发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了五大目标任务、十大行动,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计划》出台的意义何在?核心是什么?如何确保落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3月28日接受了记者采访。

  聚焦教师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但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释道,当前教师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的支持不够。部分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水平、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仍不能完全满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需要。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计划》正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遵循“深入调研、课题引领、聚焦问题、重点施策”的原则,聚焦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前后历时近两年,经过系统调研、研制起草、征求意见等多个过程,多次研讨修改,最终形成定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

  “出台《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水平的战略性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的关键一招。”该负责人说。

  力求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计划》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力求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该负责人介绍,《计划》由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措施、组织实施4个部分组成,并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十大行动。

  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计划》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师德教育显著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的内容方式不断优化,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计划》针对当前教师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师德教育、培养规格层次、教师资源供给、教师教育模式、师范院校作用5个维度,提出5项重点任务,即明确落实师德教育新要求,增强师德教育实效性;提升培养规格层次,夯实国民教育保障基础;改善教师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未来卓越教师;发挥师范院校主体作用,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为实现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目标任务,《计划》将主要措施明确为十大行动,这是《计划》的主体部分,具体包括:师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进行动、教师培养层次提升行动、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行动、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行动、‘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行动、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行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优化行动、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行动和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行动。”

  十大行动对标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短板问题,不仅设计了具体的行动路径,而且还设计了具有操作性的配套措施。

  比如,在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行动方面,《计划》提出,将综合考虑区域布局、层次结构、师范生招生规模、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办学水平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发挥高水平、有特色教师教育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并推动高校有效整合校内资源,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实体化的教师教育学院,以优质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为引领,推动整合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馆的职能和资源,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建设研训一体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更好地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同时,高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托优质中小学,开展师范生见习实习、教师跟岗培训和教研教改工作。

  再比如,在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行动方面,《计划》提出,国家将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国家定期公布高校在教育学一级学科设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情况,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明确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构建全方位教育实践内容体系,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相衔接,强化“三字一话”等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同时,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发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开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课程和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并鼓励高校针对有从教意愿的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协助参加必要的教育实践。建设公益性教师教育在线学习中心,提供教师教育核心课程资源,供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及社会人士修习。

  明确责任主体,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该负责人介绍,《计划》明确了责任主体,并做出相应的工作分工。其中,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履职尽责,共同为教师教育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和政策环境。同时成立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为教师教育重大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该负责人介绍,为彰显国家对教师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增强院校举办师范的动力,《计划》重视加强教师教育的经费保障,“这表现在,《计划》提出,根据教师教育发展以及财力状况,适时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体现师范生培养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本支出。为全面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计划》重申,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为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计划》提出,要建立教师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督导机制。“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同时,建立奖惩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对实施不到位、敷衍塞责的,要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领导责任。”该负责人说。

  本报北京3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王家源 柯进)

责任编辑:陈路

实施十大行动建强做优教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8-03-29   
来       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实施十大行动建强做优教师教育

  本报北京3月28日讯(记者 柯进 王家源)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基本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央编办联合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今天发布,从师德教育、培养规格层次、教师资源供给、教师教育模式、师范院校作用5个方面,明确了十大行动,以建强做优教师教育。

  按照《计划》规划,在师德养成教育方面,我国将研制出台在教师培养培训中加强师德教育的文件和师德修养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在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方面,引导支持办好师范类本科专业,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本科层次教师培养力度,按照有关程序办法,适当增加一批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引导鼓励有关高校扩大教育硕士、博士招生规模。同时,办好一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在乡村教师素质提高方面,各地将一方面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通过公费定向培养、到岗退费等多种方式,为乡村小学培养补充全科教师,为乡村初中培养补充“一专多能”教师,加大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力度,并加强县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选拔优秀人才从教是振兴教师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方面,国家将依法保障和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师范专业,将“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并积极推行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高校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

  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我国将启动实施“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遴选认定200门教师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共享。

  未来5年,我国一方面将支持建设一批由地方政府统筹,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密切配合,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职前与职后相互衔接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另一方面将综合考虑区域布局、层次结构、师范生招生规模、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办学水平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发挥高水平、有特色教师教育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教育部等五部门还将通过加大对教师教育师资国内外访学支持力度、推进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共享师资和推进高校与中小学教师、企业人员双向交流等方式,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

  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将在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本专科和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体系的同时,通过建设全国教师教育基本状态数据库、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监测机制、启动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等方式,推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此外,《计划》还明确要求,各地要把振兴教师教育作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将计划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履职尽责,共同为教师教育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和政策环境。同时,要求各地要加强经费保障、开展督导检查,建立教师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督导机制。


    【政策解读】

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培养高素质教师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解读

  教育部等五部门向外发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了五大目标任务、十大行动,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计划》出台的意义何在?核心是什么?如何确保落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3月28日接受了记者采访。

  聚焦教师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但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释道,当前教师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的支持不够。部分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水平、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仍不能完全满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需要。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计划》正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遵循“深入调研、课题引领、聚焦问题、重点施策”的原则,聚焦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前后历时近两年,经过系统调研、研制起草、征求意见等多个过程,多次研讨修改,最终形成定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

  “出台《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水平的战略性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的关键一招。”该负责人说。

  力求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计划》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力求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该负责人介绍,《计划》由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措施、组织实施4个部分组成,并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十大行动。

  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计划》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师德教育显著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的内容方式不断优化,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计划》针对当前教师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师德教育、培养规格层次、教师资源供给、教师教育模式、师范院校作用5个维度,提出5项重点任务,即明确落实师德教育新要求,增强师德教育实效性;提升培养规格层次,夯实国民教育保障基础;改善教师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未来卓越教师;发挥师范院校主体作用,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为实现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目标任务,《计划》将主要措施明确为十大行动,这是《计划》的主体部分,具体包括:师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进行动、教师培养层次提升行动、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行动、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行动、‘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行动、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行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优化行动、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行动和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行动。”

  十大行动对标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短板问题,不仅设计了具体的行动路径,而且还设计了具有操作性的配套措施。

  比如,在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行动方面,《计划》提出,将综合考虑区域布局、层次结构、师范生招生规模、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办学水平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发挥高水平、有特色教师教育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并推动高校有效整合校内资源,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实体化的教师教育学院,以优质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为引领,推动整合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馆的职能和资源,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建设研训一体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更好地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同时,高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托优质中小学,开展师范生见习实习、教师跟岗培训和教研教改工作。

  再比如,在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行动方面,《计划》提出,国家将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国家定期公布高校在教育学一级学科设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情况,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明确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构建全方位教育实践内容体系,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相衔接,强化“三字一话”等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同时,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发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开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课程和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并鼓励高校针对有从教意愿的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协助参加必要的教育实践。建设公益性教师教育在线学习中心,提供教师教育核心课程资源,供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及社会人士修习。

  明确责任主体,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该负责人介绍,《计划》明确了责任主体,并做出相应的工作分工。其中,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履职尽责,共同为教师教育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和政策环境。同时成立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为教师教育重大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该负责人介绍,为彰显国家对教师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增强院校举办师范的动力,《计划》重视加强教师教育的经费保障,“这表现在,《计划》提出,根据教师教育发展以及财力状况,适时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体现师范生培养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本支出。为全面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计划》重申,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为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计划》提出,要建立教师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督导机制。“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同时,建立奖惩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对实施不到位、敷衍塞责的,要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领导责任。”该负责人说。

  本报北京3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王家源 柯进)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