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加强课程基地内涵建设 全面促进学校文化创新

作者:朱卫国 发布时间:2018-12-0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 11月15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课程基地建设促进学校文化创新的江苏实践”启动仪式在昆山召开,标志着我省课程基地建设发展到新的阶段。本期,我们对此次活动进行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省教育厅副厅长 朱卫国

  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创新的江苏实践”启动仪式,这是全省课程基地建设整体推进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活动。从课程基地诞生之日起,8年精心培育,一路走来,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已经进入了从注重建设到推进使用、从关注物型架构到关注文化凝练的关键期。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最重要的载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文化”是一种“态度”“立场”“视角”“方法”和“典范”,文化与教育一经产生,彼此之间就存在既相对独立、上下平行,又息息相关、相互促动的关系。作为教育场所的学校和作为教育核心的课程,就自然而然地与无形的普遍存在的文化搭上边。这种关系是动态发展的,当它们彼此密切到“无隔离” 的程度时,就可以用“ 学校文化” “ 课程文化” 来说明它们之间的一种整合与融合的关系。因此,课程基地创新课程文化,课程文化可以促进学校文化的整体创新。

  对此,我对全省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创新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新型教师发展文化

  课程基地建设与教师专业水平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关系。随着课程基地的持续深入推进,面对新时期的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项目学校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成为关键因素。教师既是项目建设推进的关键,也是制约因素。

  课程基地校教师对于课程基地与课程文化之间、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理解是否有了自己的话语系统?是否已经或正在形成主动体认的全新实践姿态?这是学校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志。而这一切都与校长、教师素质密不可分,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也是课程基地在促进学校文化创新上最关键的因素。学校应加强组织保障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习力、课程力、教学力、研究力,形成学科、学校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让教师与课程基地共同成长。

  学校文化既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更是学校的办学实践,课程基地驱动的学校文化创新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学校文化的凝练是在一间间教室里、一所所学校中展开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学校的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在加强专业教室、专业设备建设,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发展综合平台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系统建构运行机制,扩大教师的参与率,带领教师在课程体系的系统化、结构化、特色化建设中提升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推进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课程基地学校要基于自己的办学哲学,审视办学理念与目标,帮助教师厘清课程基地在学校文化创新中的价值与功能,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变革,整体形成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具有实质关联度的课程结构体系,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真正形成一批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名教师、名校区、名专家。

  课程基地是我省的实践创新,之前没有先例。在以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课程基地整体理论架构与建设宗旨形成共识、坚定认识。课程基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根本目标,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课程目标高度契合。如何以课程基地建设为支点,更加全面完整地在教育教学中凸显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如何持续且深入地推进,实现学校育人模式、育人文化的转型与创新,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相关实践的理论研究,并通过理论研究推进实践创新。要深入研究课程基地促进育人模式转型的推进策略;研究课程基地建设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课程基地如何促进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研究课程基地建设如何促进跨学科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程基地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等等。因此,课程基地必然可以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

  二、提升课程基地品质,深入推进学校教学文化转型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的课程基地校也应该讲好课程基地的文化故事,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从2011年至今,从最初的38个到今天的近千个,不仅全面普及,也深入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但从局部,从微观教学层面上看,我们注意到基础教育的教学形态总体上受应试体制机制大背景的束缚还比较明显。因此,要在整体上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培养一代新人,需要在学校文化品质上下功夫,需要从特色项目建设凝练出特色文化,继而实现学校文化的整体创新。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学校教学文化转型,塑造更符合教学规律、更具有时代特点、更顺应世界潮流的教育文化。

  当下的教育变革中有一个显性特点,那就是“学习与生活的相向而行”。在我们的课程基地中,“正规”意义上的学习越来越回归到普通的生活场景中,而普通的工厂、工坊又越来越有学习的性质。教育文化的进程正在转向,正在拆掉阻隔社会与学校联系的“墙”,让学生像科学家、设计师、作家、经理等一样在做事中学习,这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学校文化创新的一种符号与一种标志。

  有人说,教育做到极致就是文化。我认为,我们的课程基地要在学校文化创新中先行先试,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生本化实施的探索,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加强与现代科技前沿的结合,加强学科内容的结构化整合,加强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丰富学习场景及体验性活动设计,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开发基于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的跨学科课程,丰富校本课程,促进高品质的课程资源建设。

  三、强化区域整体联动,充分放大文化创新的影响力

  目前,我省各级各类课程基地大多数还处于“点状辐射”层面,课程基地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力还可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得到推广。课程基地学校不仅要在项目上“立得住”,在内涵上“落得准”,在教学上“用得好”,还要进一步在文化上“行得远”,这就需要发挥课程基地的联动机制,从点到线、到面、到体,最后到群。

  当前,我省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教育厅将课程基地建设作为新时期江苏教育的创新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创新的江苏实践”以昆山等县市整体作为实践驱动区域,集聚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不断创新学校文化,努力打造区域文化创新样本,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江苏经验。

责任编辑:陈路

加强课程基地内涵建设 全面促进学校文化创新
发布时间:2018-12-0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 11月15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课程基地建设促进学校文化创新的江苏实践”启动仪式在昆山召开,标志着我省课程基地建设发展到新的阶段。本期,我们对此次活动进行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省教育厅副厅长 朱卫国

  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创新的江苏实践”启动仪式,这是全省课程基地建设整体推进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活动。从课程基地诞生之日起,8年精心培育,一路走来,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已经进入了从注重建设到推进使用、从关注物型架构到关注文化凝练的关键期。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最重要的载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文化”是一种“态度”“立场”“视角”“方法”和“典范”,文化与教育一经产生,彼此之间就存在既相对独立、上下平行,又息息相关、相互促动的关系。作为教育场所的学校和作为教育核心的课程,就自然而然地与无形的普遍存在的文化搭上边。这种关系是动态发展的,当它们彼此密切到“无隔离” 的程度时,就可以用“ 学校文化” “ 课程文化” 来说明它们之间的一种整合与融合的关系。因此,课程基地创新课程文化,课程文化可以促进学校文化的整体创新。

  对此,我对全省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创新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新型教师发展文化

  课程基地建设与教师专业水平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关系。随着课程基地的持续深入推进,面对新时期的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项目学校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成为关键因素。教师既是项目建设推进的关键,也是制约因素。

  课程基地校教师对于课程基地与课程文化之间、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理解是否有了自己的话语系统?是否已经或正在形成主动体认的全新实践姿态?这是学校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志。而这一切都与校长、教师素质密不可分,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也是课程基地在促进学校文化创新上最关键的因素。学校应加强组织保障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习力、课程力、教学力、研究力,形成学科、学校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让教师与课程基地共同成长。

  学校文化既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更是学校的办学实践,课程基地驱动的学校文化创新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学校文化的凝练是在一间间教室里、一所所学校中展开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学校的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在加强专业教室、专业设备建设,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发展综合平台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系统建构运行机制,扩大教师的参与率,带领教师在课程体系的系统化、结构化、特色化建设中提升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推进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课程基地学校要基于自己的办学哲学,审视办学理念与目标,帮助教师厘清课程基地在学校文化创新中的价值与功能,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变革,整体形成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具有实质关联度的课程结构体系,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真正形成一批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名教师、名校区、名专家。

  课程基地是我省的实践创新,之前没有先例。在以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课程基地整体理论架构与建设宗旨形成共识、坚定认识。课程基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根本目标,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课程目标高度契合。如何以课程基地建设为支点,更加全面完整地在教育教学中凸显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如何持续且深入地推进,实现学校育人模式、育人文化的转型与创新,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相关实践的理论研究,并通过理论研究推进实践创新。要深入研究课程基地促进育人模式转型的推进策略;研究课程基地建设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课程基地如何促进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研究课程基地建设如何促进跨学科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程基地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等等。因此,课程基地必然可以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

  二、提升课程基地品质,深入推进学校教学文化转型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的课程基地校也应该讲好课程基地的文化故事,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从2011年至今,从最初的38个到今天的近千个,不仅全面普及,也深入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但从局部,从微观教学层面上看,我们注意到基础教育的教学形态总体上受应试体制机制大背景的束缚还比较明显。因此,要在整体上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培养一代新人,需要在学校文化品质上下功夫,需要从特色项目建设凝练出特色文化,继而实现学校文化的整体创新。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学校教学文化转型,塑造更符合教学规律、更具有时代特点、更顺应世界潮流的教育文化。

  当下的教育变革中有一个显性特点,那就是“学习与生活的相向而行”。在我们的课程基地中,“正规”意义上的学习越来越回归到普通的生活场景中,而普通的工厂、工坊又越来越有学习的性质。教育文化的进程正在转向,正在拆掉阻隔社会与学校联系的“墙”,让学生像科学家、设计师、作家、经理等一样在做事中学习,这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学校文化创新的一种符号与一种标志。

  有人说,教育做到极致就是文化。我认为,我们的课程基地要在学校文化创新中先行先试,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生本化实施的探索,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加强与现代科技前沿的结合,加强学科内容的结构化整合,加强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丰富学习场景及体验性活动设计,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开发基于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的跨学科课程,丰富校本课程,促进高品质的课程资源建设。

  三、强化区域整体联动,充分放大文化创新的影响力

  目前,我省各级各类课程基地大多数还处于“点状辐射”层面,课程基地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力还可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得到推广。课程基地学校不仅要在项目上“立得住”,在内涵上“落得准”,在教学上“用得好”,还要进一步在文化上“行得远”,这就需要发挥课程基地的联动机制,从点到线、到面、到体,最后到群。

  当前,我省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教育厅将课程基地建设作为新时期江苏教育的创新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创新的江苏实践”以昆山等县市整体作为实践驱动区域,集聚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不断创新学校文化,努力打造区域文化创新样本,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江苏经验。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