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物型课程:立德树人的模式创新与路径重构

作者:孙其华 发布时间:2019-11-2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孙其华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江苏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申报立项2018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重大研究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该项目旨在凝练新时代“校园空间哲学”,重构学校教育要素,探索具有江苏风格的新型课程理论与实践范式,探究总结、推广一批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创新特征和实践价值、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新时代课程样本。

  立足前沿,注重理念创新

  新时代,教育正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阶段转型,从显性灌输向润物无声的意识形态工作模式转型,从固定固态向重构空间未来学习形态转型,物型课程是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次新的课程探索与实践。

  创新立德树人模式。物型课程把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在五个方面能力与素养的培育:“物道”(道德养成)、“物理”(学习能力)、“物情”(人格情感)、“物趣”(审美能力)和“物行”(劳动能力)。物型课程统整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融合学校文化、学校环境,搭建显性和隐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依存、认知与体验相连接的育人平台,既为实现立德树人提供高品质的资源,也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更有效的载体和路径。物型课程是学校课程中体现综合育人的新型课程、整合课程,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课程理论及形态。物型课程项目建设以系统化创新的追求,全面建构课程范式,以课程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考、新路径。物型课程创新了我们对传统课程分类的认识,既超越学科课程范围,又超越显性、隐性课程的划分,建构了融合学校文化、校园环境、校本课程的更高层级的综合课程,是集中反映学校办学理念的“大课程”。

  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口。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认为,物型课程拓展了优质教育的内涵,拓展了发展素质教育的空间,拓展了深化课程改革的路径。这既是物型课程的努力目标,也是物型课程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立足实践,注重体系建构

  物型课程是以儿童能力素质发展为目标,以知识和价值的物化形态为载体,以人和物的互动课程为核心,带动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学管理、校园文化、支持系统、内部治理话语体系等方面整体性变革的创新课程。

  第一,“物”是载体,既包括校内所有的实体物质(建筑、场馆、教室、植被、廊道等),也包括现代信息技术所构筑的网络和资源。第二,“型”是着力点,是指物质经过设计后所呈现的意象,表现为立体化和可视感,尤其强调德育和美育的功能。第三,课程是关键,相较于物型所呈现的完整世界,课程的作用在于有目的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一条物型跑道。第四,儿童能力素质发展是目的。物型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以物育人”,引导学习者在主客体之间、主体之间反思知识和生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设计理念——创建环境——开发课程——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是物型课程建设的一般路径,它强调创设物型环境,通过组织课程实施促进意义建构。同时,聚焦“物型”“课程”“学习者”三个方面,覆盖“投入——过程——结果”的全程,最大程度地保障课程建设质量。

  立足探究,注重范式改革

  物型课程反对脱离学生兴趣和生活实际的纯粹概念化学习,主张“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注意探索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课程样式、以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结果的新型实践范式。

  聚焦教育空间诗学与儿童全面发展。以学科主题方式,用项目化、实景场等运作方式推开定制学习研究序幕,通过充分发掘校园物态的文化力量、育人价值,进一步推进学生品格提升,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课程意识和尊重教育规律、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意识,以校本化的方式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时代路径。例如,依据“小径分岔的花园”这个校园文化设计的核心理念,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这座“花园”已完成了“会呼吸的路”系统、“百草园”系统和“三味书屋”三大系统布局。

  聚焦未来学校生活与儿童学习方式变革。基于情境学习、具身认知、脑的可塑性等原理构建了符合儿童成长规律、适合儿童成长需求的物型课程。例如,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是一所创办6年的新学校,聚焦“场馆课程与在场化学习”。在这座“创想城”里,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情境化学习场——科学创想中心、数字体验中心、FSC基地等,形成了一个让儿童积极参与的立体探究空间。

  聚焦情境场域创设与儿童学习意义建构。建构学习意义是物型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例如,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将蕊春园作为课程资源和知识场,围绕一棵枯死的树,通过场景设置和课程建设,让儿童创作童话故事,让枯树“复活”。在这种生与死的对话中,物型课程帮助儿童理解生命的价值,重构了学习的意义。

  聚焦场馆环境建设与育人模式创新。以环境建模、物型建构与课程开发为内核,在“物化”情境中全力建构立德树人育人模式。例如,作为首批“物型课程研建基地”,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的“德善娄江物型课程”从物出发,致力于育人:一是建好德善体系课程中心,将品格塑形落到实处;二是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一中心”作用,在场景中陶冶学生品性;三是注重“完美教室”的建设及作用,价值观教育润物无声。

  聚焦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方式转型。一物一特色,一校一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物型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立足学校实际,着力弘扬红军精神、传承恩来风范,以红养正,立德树人,依托红色革命传统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精心建设了“八园四楼一场馆”“十塑三廊一中心”“三院两墙一红塔”,同时构建了三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坚毅进取、乐学善思、德美体健、勇于担当的新时代“红军娃”。

  立足辐射,注重项目推广

  在物型课程项目实施上,目前已建构了以设区市执行学校为核心、中小幼各学段基地学校为主体的行动方阵,形成了执行学校、基地学校、参与学校分工明确、分层研建推进的立体化研建网络。此外,为了推动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果,项目组强化了组织管理,从顶层设计上进行了整体规划。一是组建包括高校学者、教育专业媒体记者、一线校长和骨干教师在内的专家梯队,为项目建设提供专业保障。二是区域联盟推进,组成“宁镇扬”“苏锡常”“通泰”“盐连”“徐淮宿”五大区域研建联盟,先后围绕“场馆课程与在场化学习”“物型课程视野下的学科文化建构”“物型课程:重构儿童学习的意义”等主题举办了多次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了联盟学校的孵化和辐射作用。三是依托教育专业媒体阵地,在《江苏教育》开设“物型课程研究”专栏,在江苏教育新闻网开设“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专题网页,为项目学校提供相应宣传阵地和平台,进一步扩大了项目品牌的影响力。

  (本文根据作者在前瞻性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中期汇报会上的报告摘编)

  相关链接

  2019年10月20日—21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重大研究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专题研讨活动暨项目中期汇报会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会上,项目领衔人、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对项目自开展以来的研建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相关专家对物型课程项目的后期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指导中心专家彭钢认为,物型课程是包括学校全体师生在内共同建设、共同学习的课程,在项目今后一个阶段的推进中,要更加紧密地和学校的课程改革实践、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物型课程要始终聚焦立德树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转型,聚焦尊重儿童成长和发展规律。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倪娟认为,从宏观层面来看,物型课程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种价值复归,重塑人和自然之间互动的可能性;从中观层面来看,物型课程是在呼应传统教学范式向现代教学范式转变过程中对隐性或者空白课程的一种价值诉求;从微观层面来看,物型课程契合了未来学习的需要、未来学习的价值内涵。倪娟提出,在研建过程中,物型课程项目要始终保持和国家课程的高契合度、高关联度,以物型为统领,突出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内涵,提炼物型课程背后的学理依据和价值诉求,从服务课程变革转向引领课程变革。

责任编辑:陈路

物型课程:立德树人的模式创新与路径重构
发布时间:2019-11-2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孙其华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江苏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申报立项2018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重大研究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该项目旨在凝练新时代“校园空间哲学”,重构学校教育要素,探索具有江苏风格的新型课程理论与实践范式,探究总结、推广一批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创新特征和实践价值、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新时代课程样本。

  立足前沿,注重理念创新

  新时代,教育正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阶段转型,从显性灌输向润物无声的意识形态工作模式转型,从固定固态向重构空间未来学习形态转型,物型课程是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次新的课程探索与实践。

  创新立德树人模式。物型课程把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在五个方面能力与素养的培育:“物道”(道德养成)、“物理”(学习能力)、“物情”(人格情感)、“物趣”(审美能力)和“物行”(劳动能力)。物型课程统整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融合学校文化、学校环境,搭建显性和隐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依存、认知与体验相连接的育人平台,既为实现立德树人提供高品质的资源,也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更有效的载体和路径。物型课程是学校课程中体现综合育人的新型课程、整合课程,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课程理论及形态。物型课程项目建设以系统化创新的追求,全面建构课程范式,以课程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考、新路径。物型课程创新了我们对传统课程分类的认识,既超越学科课程范围,又超越显性、隐性课程的划分,建构了融合学校文化、校园环境、校本课程的更高层级的综合课程,是集中反映学校办学理念的“大课程”。

  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口。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认为,物型课程拓展了优质教育的内涵,拓展了发展素质教育的空间,拓展了深化课程改革的路径。这既是物型课程的努力目标,也是物型课程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立足实践,注重体系建构

  物型课程是以儿童能力素质发展为目标,以知识和价值的物化形态为载体,以人和物的互动课程为核心,带动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学管理、校园文化、支持系统、内部治理话语体系等方面整体性变革的创新课程。

  第一,“物”是载体,既包括校内所有的实体物质(建筑、场馆、教室、植被、廊道等),也包括现代信息技术所构筑的网络和资源。第二,“型”是着力点,是指物质经过设计后所呈现的意象,表现为立体化和可视感,尤其强调德育和美育的功能。第三,课程是关键,相较于物型所呈现的完整世界,课程的作用在于有目的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一条物型跑道。第四,儿童能力素质发展是目的。物型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以物育人”,引导学习者在主客体之间、主体之间反思知识和生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设计理念——创建环境——开发课程——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是物型课程建设的一般路径,它强调创设物型环境,通过组织课程实施促进意义建构。同时,聚焦“物型”“课程”“学习者”三个方面,覆盖“投入——过程——结果”的全程,最大程度地保障课程建设质量。

  立足探究,注重范式改革

  物型课程反对脱离学生兴趣和生活实际的纯粹概念化学习,主张“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注意探索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课程样式、以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结果的新型实践范式。

  聚焦教育空间诗学与儿童全面发展。以学科主题方式,用项目化、实景场等运作方式推开定制学习研究序幕,通过充分发掘校园物态的文化力量、育人价值,进一步推进学生品格提升,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课程意识和尊重教育规律、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意识,以校本化的方式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时代路径。例如,依据“小径分岔的花园”这个校园文化设计的核心理念,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这座“花园”已完成了“会呼吸的路”系统、“百草园”系统和“三味书屋”三大系统布局。

  聚焦未来学校生活与儿童学习方式变革。基于情境学习、具身认知、脑的可塑性等原理构建了符合儿童成长规律、适合儿童成长需求的物型课程。例如,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是一所创办6年的新学校,聚焦“场馆课程与在场化学习”。在这座“创想城”里,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情境化学习场——科学创想中心、数字体验中心、FSC基地等,形成了一个让儿童积极参与的立体探究空间。

  聚焦情境场域创设与儿童学习意义建构。建构学习意义是物型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例如,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将蕊春园作为课程资源和知识场,围绕一棵枯死的树,通过场景设置和课程建设,让儿童创作童话故事,让枯树“复活”。在这种生与死的对话中,物型课程帮助儿童理解生命的价值,重构了学习的意义。

  聚焦场馆环境建设与育人模式创新。以环境建模、物型建构与课程开发为内核,在“物化”情境中全力建构立德树人育人模式。例如,作为首批“物型课程研建基地”,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的“德善娄江物型课程”从物出发,致力于育人:一是建好德善体系课程中心,将品格塑形落到实处;二是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一中心”作用,在场景中陶冶学生品性;三是注重“完美教室”的建设及作用,价值观教育润物无声。

  聚焦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方式转型。一物一特色,一校一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物型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立足学校实际,着力弘扬红军精神、传承恩来风范,以红养正,立德树人,依托红色革命传统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精心建设了“八园四楼一场馆”“十塑三廊一中心”“三院两墙一红塔”,同时构建了三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坚毅进取、乐学善思、德美体健、勇于担当的新时代“红军娃”。

  立足辐射,注重项目推广

  在物型课程项目实施上,目前已建构了以设区市执行学校为核心、中小幼各学段基地学校为主体的行动方阵,形成了执行学校、基地学校、参与学校分工明确、分层研建推进的立体化研建网络。此外,为了推动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果,项目组强化了组织管理,从顶层设计上进行了整体规划。一是组建包括高校学者、教育专业媒体记者、一线校长和骨干教师在内的专家梯队,为项目建设提供专业保障。二是区域联盟推进,组成“宁镇扬”“苏锡常”“通泰”“盐连”“徐淮宿”五大区域研建联盟,先后围绕“场馆课程与在场化学习”“物型课程视野下的学科文化建构”“物型课程:重构儿童学习的意义”等主题举办了多次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了联盟学校的孵化和辐射作用。三是依托教育专业媒体阵地,在《江苏教育》开设“物型课程研究”专栏,在江苏教育新闻网开设“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专题网页,为项目学校提供相应宣传阵地和平台,进一步扩大了项目品牌的影响力。

  (本文根据作者在前瞻性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中期汇报会上的报告摘编)

  相关链接

  2019年10月20日—21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重大研究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专题研讨活动暨项目中期汇报会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会上,项目领衔人、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对项目自开展以来的研建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相关专家对物型课程项目的后期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指导中心专家彭钢认为,物型课程是包括学校全体师生在内共同建设、共同学习的课程,在项目今后一个阶段的推进中,要更加紧密地和学校的课程改革实践、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物型课程要始终聚焦立德树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转型,聚焦尊重儿童成长和发展规律。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倪娟认为,从宏观层面来看,物型课程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种价值复归,重塑人和自然之间互动的可能性;从中观层面来看,物型课程是在呼应传统教学范式向现代教学范式转变过程中对隐性或者空白课程的一种价值诉求;从微观层面来看,物型课程契合了未来学习的需要、未来学习的价值内涵。倪娟提出,在研建过程中,物型课程项目要始终保持和国家课程的高契合度、高关联度,以物型为统领,突出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内涵,提炼物型课程背后的学理依据和价值诉求,从服务课程变革转向引领课程变革。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