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构筑劳动教育新图景

作者:万 娟 发布时间:2020-05-2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如何重新认识劳动的意义?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教育?近日,省内多名专家学者、校长、学生和企业家共聚“云端”,畅谈——

构筑劳动教育新图景

  ■本报见习记者 万娟

  5月20日至21日,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常州市教育局等联合发起“云端”论坛,邀请7位专家学者、16所学校校长、8名学生和企业家代表,以35个专题演讲聚焦“劳动教育的理性追问和实践回归”,与线下1万余名云端学习者共同探讨劳动教育的新理念、新行动、新样态。

  五育并举,寻求劳动教育本真

  国家督学、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以《精神与品质:劳动教育之魂》为题,阐述“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价值观、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之魂。”他认为,在劳动教育中价值观引领是第一位的,其次要弘扬劳动精神。劳动教育要回归实践,长周期、坚持做,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聚焦于‘人’,培养乐在其中的劳动者。”新教育学校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邱华国认为,劳动教育应回归到具有创造意义的人的劳动。

  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庄惠芬将劳动教育比作指向“五育”的通达桥,提出从“桥墩”“桥引”“桥梁”“桥翼”等维度开展学校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培养幸福劳动者、打好家国底色、提倡“身心灵合一”,“桥之墩”塑造儿童劳动价值观;儿童的劳动教育是全息存在的,要为孩子构筑劳动教育的“桥之引”;学校通过建构劳动教育课程群,夯实“桥之梁”;运用不同策略探求儿童劳动学习的方式、方法,丰满“桥之翼”。

  “21天的打卡劳动,我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也更加热爱劳动,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三(8)班学生丁培琳,在直播中分享了参加学校“21天劳动打卡项目”的体验与感悟。该校校长万莺燕说,春江中心小学以学生体验式成长为目标,以校内实践基地、校园体验岗为主体,并结合校外实践基地和家庭体验岗,重构儿童劳动体验场景。

  立足校本,让课程更具“黏性”

  “从学校教育来说,我们必须建构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校长徐燕娟分享道,为让学生接受伸手能够“摸得着”的劳动教育,该校开设新劳动实践的三维课程群,即本源性劳动、开源性劳动和创源性劳动课程群,并分别架构课程目标,设计不同年级主题课程:一年级小菜园课程、二年级食育课程、三年级成长课程、四年级城市课程、五年级博物馆课程以及六年级梦想与规划课程,让各年段学生充分体验劳动教育的快乐。

  “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思维的核心在于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让他们在自由劳动中感受有趣、惊喜、创意无限的成就感。”就创意开发劳动教育课程,省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万伟博士建议,学校课程设计者可以按照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和故事6个原则,让劳动教育课程更具“黏性”,借助惊喜时刻、认知时刻、荣耀时刻和连接时刻打造学生的峰值时刻,让学生拥有非凡的劳动体验。

  从STEM课程的视角,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郝京华提出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新途径。“把STEM项目学习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开发校本化的劳动课程尝试劳动体验教育,培养学生劳动素养。”郝京华说,基于STEM项目学习,真实情境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同伴沟通、尊重和享受劳动成果,这才是劳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多方发力,构建家校社教育网络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劳动教育需多方合力。常州开放大学校长顾锡宏认为,“家庭是劳动教育第一场所。”他提出,日常生活是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从教孩子做饭开始,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日常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劳动教育是接力跑、综合赛、马拉松、团体赛,需要多方保持发力状态。”常州市教育局人事与教师工作处处长潘莉认为,在家庭培育的同时,行政部门的规划和保障,科研部门的理论研究和指导,一线学校的课程与活动设计,是推动新时代儿童劳动教育形成合力的重要因素。

  2019年6月,常州市政府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启动“劳动教育百千万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创建100所示范学校,评选1000名优秀导师,表彰1万名劳动实践优秀学生,带动全市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深入开展。常州的区域实践,为推进劳动教育落地提供了样本参考。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唐靖霞分享了该校利用社会资源,着力打造“新劳动”育人平台的案例。学校组织学生到常州市博物馆做小讲解员,参加养老院义工活动,在商场开展“后备箱集市”,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劳动的平台。“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社会实践,学生们真正爱上劳动,并在心中种下爱心的种子。”

责任编辑:陈路

构筑劳动教育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0-05-2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如何重新认识劳动的意义?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教育?近日,省内多名专家学者、校长、学生和企业家共聚“云端”,畅谈——

构筑劳动教育新图景

  ■本报见习记者 万娟

  5月20日至21日,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常州市教育局等联合发起“云端”论坛,邀请7位专家学者、16所学校校长、8名学生和企业家代表,以35个专题演讲聚焦“劳动教育的理性追问和实践回归”,与线下1万余名云端学习者共同探讨劳动教育的新理念、新行动、新样态。

  五育并举,寻求劳动教育本真

  国家督学、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以《精神与品质:劳动教育之魂》为题,阐述“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价值观、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之魂。”他认为,在劳动教育中价值观引领是第一位的,其次要弘扬劳动精神。劳动教育要回归实践,长周期、坚持做,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聚焦于‘人’,培养乐在其中的劳动者。”新教育学校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邱华国认为,劳动教育应回归到具有创造意义的人的劳动。

  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庄惠芬将劳动教育比作指向“五育”的通达桥,提出从“桥墩”“桥引”“桥梁”“桥翼”等维度开展学校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培养幸福劳动者、打好家国底色、提倡“身心灵合一”,“桥之墩”塑造儿童劳动价值观;儿童的劳动教育是全息存在的,要为孩子构筑劳动教育的“桥之引”;学校通过建构劳动教育课程群,夯实“桥之梁”;运用不同策略探求儿童劳动学习的方式、方法,丰满“桥之翼”。

  “21天的打卡劳动,我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也更加热爱劳动,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三(8)班学生丁培琳,在直播中分享了参加学校“21天劳动打卡项目”的体验与感悟。该校校长万莺燕说,春江中心小学以学生体验式成长为目标,以校内实践基地、校园体验岗为主体,并结合校外实践基地和家庭体验岗,重构儿童劳动体验场景。

  立足校本,让课程更具“黏性”

  “从学校教育来说,我们必须建构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校长徐燕娟分享道,为让学生接受伸手能够“摸得着”的劳动教育,该校开设新劳动实践的三维课程群,即本源性劳动、开源性劳动和创源性劳动课程群,并分别架构课程目标,设计不同年级主题课程:一年级小菜园课程、二年级食育课程、三年级成长课程、四年级城市课程、五年级博物馆课程以及六年级梦想与规划课程,让各年段学生充分体验劳动教育的快乐。

  “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思维的核心在于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让他们在自由劳动中感受有趣、惊喜、创意无限的成就感。”就创意开发劳动教育课程,省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万伟博士建议,学校课程设计者可以按照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和故事6个原则,让劳动教育课程更具“黏性”,借助惊喜时刻、认知时刻、荣耀时刻和连接时刻打造学生的峰值时刻,让学生拥有非凡的劳动体验。

  从STEM课程的视角,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郝京华提出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新途径。“把STEM项目学习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开发校本化的劳动课程尝试劳动体验教育,培养学生劳动素养。”郝京华说,基于STEM项目学习,真实情境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同伴沟通、尊重和享受劳动成果,这才是劳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多方发力,构建家校社教育网络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劳动教育需多方合力。常州开放大学校长顾锡宏认为,“家庭是劳动教育第一场所。”他提出,日常生活是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从教孩子做饭开始,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日常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劳动教育是接力跑、综合赛、马拉松、团体赛,需要多方保持发力状态。”常州市教育局人事与教师工作处处长潘莉认为,在家庭培育的同时,行政部门的规划和保障,科研部门的理论研究和指导,一线学校的课程与活动设计,是推动新时代儿童劳动教育形成合力的重要因素。

  2019年6月,常州市政府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启动“劳动教育百千万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创建100所示范学校,评选1000名优秀导师,表彰1万名劳动实践优秀学生,带动全市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深入开展。常州的区域实践,为推进劳动教育落地提供了样本参考。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唐靖霞分享了该校利用社会资源,着力打造“新劳动”育人平台的案例。学校组织学生到常州市博物馆做小讲解员,参加养老院义工活动,在商场开展“后备箱集市”,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劳动的平台。“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社会实践,学生们真正爱上劳动,并在心中种下爱心的种子。”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