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我省出台《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作者:董 康 发布时间:2021-03-1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董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近日,《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

  《实施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传承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新方法,增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时代性,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实施意见》明确,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首先要健全劳动教育协同落实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劳动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要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根据年龄段特点,引导孩子尽可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周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依托城乡社区教育机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长学校、家风家教实践基地等,建立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掌握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要落实学校的主导作用,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统筹优化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

  《实施意见》要求,要分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低年级要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指导学生学会日常生活自理、参与班级集体劳动、开展简单手工制作,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要围绕劳动习惯的养成,指导学生参与家居清洁、校园保洁、社区环保、手工制作等劳动,学会和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光荣。初中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重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劳俭朴的品质和职业意识,增强其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普通高中不少于6个必修学分,使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培育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本科阶段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32学时,注重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积累劳动技能和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实施意见》指出,要统筹配置劳动教育资源。中小学要进一步挖掘校内日常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劳动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劳技室、实验室、课程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条件,丰富校内劳动教育资源。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同时依托实习实训场所建立职业体验中心,为中小学生提供服务。普通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工程训练中心、众创空间、创新实验室等平台,积极建设智慧型和创造性劳动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外综合实践实训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匠学院、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搭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平台,扩大校外劳动教育资源。

  《实施意见》提出,要着力建立满足需求、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和教研员队伍。鼓励聘请当地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劳动模范、企业师傅等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设置荣誉教师岗、实践导师岗,多渠道配备兼职教师。要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研究制定不同学段劳动教育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专业标准。要支持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将劳动安全教育等纳入培养培训课程,建立20个左右省级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要建立劳动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将劳动教育履职情况纳入教师职务评聘和教育教学考核内容。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工作考核体系,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根据《实施意见》精神,我省还将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督导制度。各级政府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把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探索实施劳动教育学分制,研究制定劳动教育学分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办法。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责任编辑:陈路

我省出台《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1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董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近日,《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

  《实施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传承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新方法,增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时代性,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实施意见》明确,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首先要健全劳动教育协同落实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劳动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要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根据年龄段特点,引导孩子尽可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周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依托城乡社区教育机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长学校、家风家教实践基地等,建立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掌握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要落实学校的主导作用,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统筹优化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

  《实施意见》要求,要分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低年级要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指导学生学会日常生活自理、参与班级集体劳动、开展简单手工制作,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要围绕劳动习惯的养成,指导学生参与家居清洁、校园保洁、社区环保、手工制作等劳动,学会和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光荣。初中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重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劳俭朴的品质和职业意识,增强其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普通高中不少于6个必修学分,使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培育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本科阶段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32学时,注重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积累劳动技能和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实施意见》指出,要统筹配置劳动教育资源。中小学要进一步挖掘校内日常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劳动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劳技室、实验室、课程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条件,丰富校内劳动教育资源。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同时依托实习实训场所建立职业体验中心,为中小学生提供服务。普通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工程训练中心、众创空间、创新实验室等平台,积极建设智慧型和创造性劳动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外综合实践实训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匠学院、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搭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平台,扩大校外劳动教育资源。

  《实施意见》提出,要着力建立满足需求、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和教研员队伍。鼓励聘请当地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劳动模范、企业师傅等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设置荣誉教师岗、实践导师岗,多渠道配备兼职教师。要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研究制定不同学段劳动教育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专业标准。要支持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将劳动安全教育等纳入培养培训课程,建立20个左右省级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要建立劳动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将劳动教育履职情况纳入教师职务评聘和教育教学考核内容。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工作考核体系,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根据《实施意见》精神,我省还将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督导制度。各级政府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把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探索实施劳动教育学分制,研究制定劳动教育学分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办法。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