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小作文练习怎么批改

作者:王栋生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多写小作文,是改进作文教学、提高写作技能比较适用的方法,很多教师有这方面的经验。所谓“ 小作文”,初中200 字左右,高中400字左右。目前,通行的“大作文”,初中要求650 至700 字、高中要求800 至1000字的篇幅,其实都谈不上“大”,可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视作文为难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栋生 

  多写小作文,是比较实用的练习。观察一些学校的作文教学,“小作文”竟比“大作文”数量还要少。学生之所以会感到写“大作文”困难,或是感到麻烦,往往也在于“迅速写出一段话”的能力不强,没有“语段”,内容不足,“谋篇布局”遂成无米之炊。比较能写的学生,常常在于小学阶段的短文练习比较扎实,有“写好一段话”的表达基础。

  初中200 字左右、高中400 字左右的小作文,一学期如果能有10多次乃至20 次,加上每周的课外练笔,合成比较充分的练习,现在看来,很有必要。但这样的练习安排,不能不考虑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对增加作文练习量,一些教师之所以表现消极,一是怕来不及批改,拖延造成低效;二是担心“改不好”,反而加重学生负担。

  对学生的小作文,不一定要每篇批改;即使批改,也不一定非要传统意义上的批改。小作文的作用是“练笔”,重在练习,配合某方面的能力要求,记写生活,抒发感想,一事一文,让学生养成随想随写的好习惯。很多小作文为实用文体练习,多练,便于掌握文体要求,有判断意识。培养习惯,提升评价能力,在于让学生多实践、多感悟,全靠教师批改,则可能消除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我认为,中学小作文应当有更丰富的评价方式,教师适当指导,尽量少批改甚至不批改。为了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状态、提高写作效率,可以通过增进交流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学生能自己把握标准对作文作出判断,比教师批改有用。比如,小作文完成之后,提出“每个同学在本组(或本班)至少要看6个同学的习作”,他如果每次能比较认真地看过三五个同学的同题作文,多多少少能“看出高下”:能看出其他同学作文的一点好处,能比较出自己某方面的不足之处。如果他再把这个过程做适当记录,也许会比老师批改有效果,因为这是他“自己通过比较获得的感悟”,是他的自主学习,印象会比较深。经常有这样的阅读比较,他逐渐能“心中有数”。

  教师们也谈到,现时的课堂交流往往止于形式,缺少可以引导并启发学生的教学设计,完成情况不理想。只有让学生在交流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学习交流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规定每个同学要看完6篇同题作文,班上这6个同学的作文至少有一两篇能和自己的作文形成比较,而看完6篇小作文只需七八分钟,做一个简要记录只要三五分钟,有条件在课堂完成。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放在课后。

  除了小组交流,还有没有其他途径?有。每个学期,学生要写10 多篇小作文,如果小组学习交流不能保证正常开展,或是部分同学不适应,可以有其他办法。课堂小作文一般当堂完成,200字的文章,读一遍只要两分钟,学生当场自查,不一定能发现作文的问题。如果过一段时间,让他把自己的小作文重看一遍,他有可能发现此前忽略的种种毛病,也会有修改的愿望。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阅读和思考“又往前走了”,他对自己的小作文有新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他的“获得”和“觉悟”,其作用超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评”。

  教师的作文批改不一定有权威性,有时也只代表一时的个人见解。我有这样的经历:3天前批改的作文,临到讲评前再看一遍,有时能发现未曾领悟的好处;同样,有时也会发现批改时一时冲动,过誉了;有时,也会发现那些乏善可陈的作文中有值得肯定的亮点…… 教师如此,学生也会有同样的经验。如果全交给教师批改,教师给个六七十分,三五回下来,教师累,学生也不轻松。不如不改,让学生保持写作自信,隔一段时间,让他从自己的四五篇小作文中选出一篇满意的交给老师评价,这或许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我曾在小范围内试验过,学生和我都感到有点意思。

  学生学会批改,有基本的判断评价能力,自我评价的目标基本达到,教师的评价未必那么重要了。比起教师逐一批改,我更愿意看到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能有基本正确的评价,并从中有所发现。

责任编辑:陈路

小作文练习怎么批改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多写小作文,是改进作文教学、提高写作技能比较适用的方法,很多教师有这方面的经验。所谓“ 小作文”,初中200 字左右,高中400字左右。目前,通行的“大作文”,初中要求650 至700 字、高中要求800 至1000字的篇幅,其实都谈不上“大”,可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视作文为难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栋生 

  多写小作文,是比较实用的练习。观察一些学校的作文教学,“小作文”竟比“大作文”数量还要少。学生之所以会感到写“大作文”困难,或是感到麻烦,往往也在于“迅速写出一段话”的能力不强,没有“语段”,内容不足,“谋篇布局”遂成无米之炊。比较能写的学生,常常在于小学阶段的短文练习比较扎实,有“写好一段话”的表达基础。

  初中200 字左右、高中400 字左右的小作文,一学期如果能有10多次乃至20 次,加上每周的课外练笔,合成比较充分的练习,现在看来,很有必要。但这样的练习安排,不能不考虑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对增加作文练习量,一些教师之所以表现消极,一是怕来不及批改,拖延造成低效;二是担心“改不好”,反而加重学生负担。

  对学生的小作文,不一定要每篇批改;即使批改,也不一定非要传统意义上的批改。小作文的作用是“练笔”,重在练习,配合某方面的能力要求,记写生活,抒发感想,一事一文,让学生养成随想随写的好习惯。很多小作文为实用文体练习,多练,便于掌握文体要求,有判断意识。培养习惯,提升评价能力,在于让学生多实践、多感悟,全靠教师批改,则可能消除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我认为,中学小作文应当有更丰富的评价方式,教师适当指导,尽量少批改甚至不批改。为了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状态、提高写作效率,可以通过增进交流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学生能自己把握标准对作文作出判断,比教师批改有用。比如,小作文完成之后,提出“每个同学在本组(或本班)至少要看6个同学的习作”,他如果每次能比较认真地看过三五个同学的同题作文,多多少少能“看出高下”:能看出其他同学作文的一点好处,能比较出自己某方面的不足之处。如果他再把这个过程做适当记录,也许会比老师批改有效果,因为这是他“自己通过比较获得的感悟”,是他的自主学习,印象会比较深。经常有这样的阅读比较,他逐渐能“心中有数”。

  教师们也谈到,现时的课堂交流往往止于形式,缺少可以引导并启发学生的教学设计,完成情况不理想。只有让学生在交流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学习交流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规定每个同学要看完6篇同题作文,班上这6个同学的作文至少有一两篇能和自己的作文形成比较,而看完6篇小作文只需七八分钟,做一个简要记录只要三五分钟,有条件在课堂完成。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放在课后。

  除了小组交流,还有没有其他途径?有。每个学期,学生要写10 多篇小作文,如果小组学习交流不能保证正常开展,或是部分同学不适应,可以有其他办法。课堂小作文一般当堂完成,200字的文章,读一遍只要两分钟,学生当场自查,不一定能发现作文的问题。如果过一段时间,让他把自己的小作文重看一遍,他有可能发现此前忽略的种种毛病,也会有修改的愿望。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阅读和思考“又往前走了”,他对自己的小作文有新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他的“获得”和“觉悟”,其作用超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评”。

  教师的作文批改不一定有权威性,有时也只代表一时的个人见解。我有这样的经历:3天前批改的作文,临到讲评前再看一遍,有时能发现未曾领悟的好处;同样,有时也会发现批改时一时冲动,过誉了;有时,也会发现那些乏善可陈的作文中有值得肯定的亮点…… 教师如此,学生也会有同样的经验。如果全交给教师批改,教师给个六七十分,三五回下来,教师累,学生也不轻松。不如不改,让学生保持写作自信,隔一段时间,让他从自己的四五篇小作文中选出一篇满意的交给老师评价,这或许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我曾在小范围内试验过,学生和我都感到有点意思。

  学生学会批改,有基本的判断评价能力,自我评价的目标基本达到,教师的评价未必那么重要了。比起教师逐一批改,我更愿意看到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能有基本正确的评价,并从中有所发现。

责任编辑:陈路